下载此文档

高二历史必修三综合测试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5分)
,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仁义教化 ,今必胜昔
,节用尚俭 ,祸福相倚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

:“(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見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

,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忠、孝、廉、节” 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8.“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避免犯错 ,孰能无过
,以重生为荣 ,日新月新的重要性
,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对此,小明不甚理解。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10.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

高二历史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net65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