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外阅读】李世民.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世民(599~649)唐代诗人。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18岁时乘隋末农民大起义之机劝其父举兵反隋。李渊称帝,他任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领兵镇压隋末农民起义军,削平割据势力。武德九年(626)立为太子,继帝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鉴于隋亡的教训,注意休养生息,勤政省刑,颇能任贤纳谏,励精图治。在他统治的20多年间,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边患消弭,人口增长,史称"贞观之治"。谥文皇帝。李世民文武兼擅。即位后置弘文馆,网罗优容文学之士,他自己也"留情坟典,属意篇什"(《贞观政要》卷九引房玄龄语),并对隋末宫体诗风的危害,有所认识。他比较注意诗体的"雅正",对诗歌提出了"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序》)的要求。其咏怀述志之作如《帝京篇》、《登三台言志》、《赐萧□》,巡幸田猎之作如《饮马长城窟行》、《经破薛举战地》、《冬狩》等,表现出雄才大略和戒骄惧盈的思想,流露了对贤才的渴求。其中《帝京篇》曾被胡应麟誉为"藻赡精华"的杰作(《诗薮·内编》卷二),《饮马长城窟行》被蒋仲舒称赏为"唐初大雅"(《唐诗广选》卷一引)。名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赐萧□》),也极为传诵。其写景之作颇多精巧之语。但也有少数咏物诗格调不高,骨力荏弱,缺乏丈夫气,为宫体诗之余响。总的说来,在唐初诗坛上,他的诗歌雄伟不群,规模宏远,别具一格,堪称"雅丽高朗,顾盼自雄"(清代潘德舆《唐诗评选》)。明代胡震亨说他在唐诗的发展中有着"首辟吟源"(《唐音癸签》卷五)的开创作用,《全唐诗》卷一《太宗皇帝》小传也说:"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 《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98首,其中6首一作董思恭诗。《全唐诗外编》收佚诗3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所收李世民诗,有4首为佚诗(其中一首虽见于《全唐诗》,但仅存中间4句)。《全唐文》收其文7卷。《唐文拾遗》收其文36篇。————————————————————————————————————唐太宗的诗歌创作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年)不但在文治武功方面有杰出建树,被封建社会史学家称为天纵神武、雄才大略的令主,而且在诗歌创作方面也不愧为鼓吹风雅、纬俗经邦的理论家和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诗人。《全唐诗》卷一收录他的诗共计八十七题九十八首,另有断句三联及他与诸大臣联句《两仪殿赋柏梁体》一首。非但远远超出唐朝历代帝王,而且也超出初唐不少著名诗人,几乎等于和李世民同时代并为其臣子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上官仪及稍后的杜审言、,崔融等五人创作数量的总和。光这点也值得注意。按理说,封建帝王,生活圈子狭窄,作品容易流于内容空虚贫乏,形式绮摩繁缛,缺乏真情实感。可是,对于李世民的诗创作,却不能采取这种简单粗暴的“贴标签”、“一刀切”办法,而应根据具体篇什进行具体分析。唐太宗是个身兼创业与守成双重地位的帝王,早年与群众有一定联系,对民生疾苦有所了解,他自称“朕年十八,犹在民间,民之疾苦情伪,无不知之”(《资治通鉴》,卷149,《唐纪十》)。隋末遍及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风暴,是他目击和亲历的。他青年时代即随李渊起兵太原,戎马倥偬,转战大河南北,以次削平群雄,建立李唐王朝,当时他年二十一岁。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二十九岁时,又在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文武大臣协助下,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皇太子建成、

【课外阅读】李世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