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薛道衡《人日思归》赏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薛道衡《人日思归》赏析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因其词浅情深而传诵千古。开头二句虽笔调平淡,但是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却弥漫在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后二句中,诗人以迟归结局与思归愿望相对照,更表现了诗人身不由己、思归不得的苦衷。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把思归盼归之情融入到字里行间,耐人寻味,韵味悠长,尽得含蓄之妙。思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题之一,浓重的乡愁陪伴着许多游子诗人,同时,许多诗人也创作了数不清的乡愁诗篇,因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古代诗人共同的一个“情结”。从《诗经》(如《采薇》)开始,古代抒写思乡情感的诗篇就有许多,尤其是在唐诗里更显突出。李白的《静夜思》尤为著名,只有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与之抗衡。在古代文学史上能与上述这两篇作品鼎足而立的就是隋朝著名诗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卒于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历仕北齐、北周和隋朝,与李德林、卢思道齐名,为当时文坛领袖。隋文帝时,薛道衡担任机要职务多年,既有文才,又有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因而受到名臣高颎、杨素等的敬重,名声大振,一时无双。因有才名却不受时为晋王的杨广拉拢而为其所忌恨,后因议论时政终遭隋炀帝杨广所害。薛道衡出身官僚家庭,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他专精好学,13岁时,读《春秋左氏传》,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一篇,词藻华美,时人称为奇才。他尤其长于诗作,如他的《出塞诗》既有边地的悲怨情调,又弥漫着粗犷壮大之气,体现了北朝诗风的特点。同时,因多次出使江南陈朝,薛道衡受南方文风的影响也较深,如他的《昔昔盐》一诗辞采绚丽,对仗工整,描写铺排极为细腻,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为千古吟诵的名句。据说薛道衡临刑前,隋炀帝曾带着几分嘲弄的口气问他:“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薛道衡诗名极著,《隋书》本传记载:“江东雅好篇什,陈主犹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其诗作成就之高、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游国恩先生等编著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薛道衡“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认为薛道衡“既能于诗句中表现出那极其幽深的境界,而用字造语又很巧饰,如此奇才,安能不为炀帝所忌?”并称赞《人日思归》“颇不愧为短诗的上驷”。《人日思归》是薛道衡的一首小诗,一般认为此诗是他使陈时在江南所作。刘餗《隋唐嘉话》卷上载:“薛道衡聘陈,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无虚士。’”全诗共四句二十字:“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人当时“独在异乡为异客”,难免“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小诗恰恰因其词浅情深而传诵千古,为人称道。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人日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七,相传为女娲娘娘造人的日子,也是新春伊始、阖家团聚的日子。人日是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据说起源于西汉。汉魏时代以“七”为吉祥,《汉书·律历志》,用七为“三才四时”之始

薛道衡《人日思归》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