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语言——普通话
人活一张嘴,不光是为了吃,更是为了日常交流,所以才有一些人因为言语犀利而得到了巧嘴和名嘴的称号。人与人的交流需要语言的阐述,即使是聋哑人,也有他们自己的语言,语言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他们的标准语言,中国也不例外,众所周知,中国人的标准语言就是普通话。
普通话,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由来,说起普通话的历史,可谓非常之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言叫雅言;在汉代,管共同语言叫通语;明清时期,管共同语言叫官话。到了19世纪,受到日本语文的影响,“国语”一词在中国广泛传播,在民国时期还得到了政府的认同。
汉民族的共同语言里有好几种说话,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可见普通话也有他一定的悠久历史。上世纪50年代的普通话和民国时期的普通话内容就完全不一样。在1906年朱文熊首次提出了普通话一词,后来瞿秋白等也提出了“普通话”的说法。普通话经“五四”以来的白话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以后,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新中国成后,1995年确立了普通话名称,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有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至此,普通话”一词就开始被广泛的使用了。
普通话这个词本意是说讲不同方言的人大体上能够听得懂的这样一种话,最后给他加上了科学的内涵,把它的内容更加科学化,明确化了。
现在每个中国人都在学习以及应用普通话,并且不同名族不同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方言。现在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在学,都在说普通话,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就更应该把普通话学好讲好。学普通话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很有趣,有时候还会闹出很大的笑话。以前上高中没有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直到上了大学以后,才真正认识到,因为同学们和朋友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地方语言,只有用普通话,大家才能更好的交流。
重庆话有种“川普”的说法,重庆人说普通话是很有趣的,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句谚语“羊桥坝的风一吹,红鸡公的毛一篷
学习普通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