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摘要]采用江苏省和全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江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与全进行比较。发现江苏省与全国的人力资本产出弹性不断增长,且江苏省的数据明显高于全。这说明,江苏省重视发展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措施,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由此,对江苏省以及全国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江苏
前言
2O世纪3O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 ·D ·Domar)分别创立了长期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被后人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是资本决定论的代表和核心,它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 Harrod . Towards a Dynamic Economics: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economic theory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policy[M].London:Macmillan,1948.
。该模型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
2O世纪5O年代,人们针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批评,要求放宽哈罗德资本系数是常数这一条件和引入含技术进步因素的模型。此后,以索洛(Solow)提出的含技术进步因素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论开始占领经济增长理论的主导地位罗伯特·M·:一种解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然而,经济增长中存在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特别是技术进步的产生以及如何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仍然困扰着经济学界。
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以会长的身份作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式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
2O世纪8O年代中期,以卢卡斯(Lucas,.)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逐渐兴起,并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的主流。卢卡斯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要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更加微观的方法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和索洛的技术进步因素具体化为“每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由此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一国的经济增长不需要外生力量就能实现持续增长,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的积累 Lucas R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aru Economics,1998(22).
。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也针对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舒尔茨(1961)分析了1929-1957年美国教育提高带来的收益约占美国同期国民收入总增长额的33%Theodores in Human Capital[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3)
。丹尼逊(1962)采用增长因素分析法,通过计算教育程度提高在总的劳动投入量中的比例来分析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其计算结果表明,教育对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在1929-1948年期间为37% Edward F to Raise the High-Employment Growth Rate by One Percentage Poi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2(52)
。沈利生等(1997)则从经济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形成理论出发,从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开发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沈利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王金营(2002)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力资本存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和间接贡献率进行估计,%% [J].中国人口科学,2002(02)
。刘华、李刚、朱翊敏(2004)利用我国1978-2001年的数据,利用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和较高的产出弹性刘华,李刚,[J].财贸经济,2004(09)
。曹晋文(2004
江苏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