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系谱的判断方法
向泓(凉山民族中学四川西昌)
遗传系谱的识别是高中生物遗传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几年在上海、广东等省市的高考题中也屡屡出现,怎样让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对系谱题作出准确的判断?我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总结了一套简便方法,现阐述如下。
遗传系谱题涉及的遗传方式大概有六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及细胞质遗传。可分为能判断显隐性,和不能判断显隐性的两大类;如系谱是能判断显隐的,则可能性从六种减为两种,既常隐和X隐或常显与X显。做题时为了简便可按以下三步骤推断。
第一步:先判断显隐性
不管在如何复杂的系谱中,只要有以下标志图,肯定为隐性遗传病;有图2典型标志的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 2
1 2
3 4 3 4
图1 图2
记忆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有病为常隐”。
如果系谱中以下标志图,肯定为显性遗传病;有图3典型标志的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图3 图4
记忆口诀为:“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无病为常显”。
如果没有上述典型标志图,我们可以用下列特征判断。
显性遗传病:(1)子代中发病率较高(约1/2以上);(2)代间相连;(3)子女患病,双亲之一患病
隐性遗传病:(1)子代中发病率较低(约1/3以下);(2)代间相隔;(3)一般情况为:子女正常,双亲正常。
2 第二步:推翻伴性遗传的可能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2)代间相隔,有交叉遗传现象;(3)母病子必病;(4)女病父必病。所以凡出现“母病子不病”或“女病父不病”,既可排除伴X隐性遗传。
图5 图6
图5中患病女性有一个正常儿子,可排除是X隐;图6女患者如是X隐,那么其致病基因必有一个来自父方,父亲必患病,由此也可排除伴X隐性遗传。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代间相连,有交叉遗传现象;(3)父病女必病;(4)子病母必病。凡出现“父病女不病”或“子病母不病”,既可排除伴X显性遗传。
下图7中出现父亲有病女儿正常的情况;图8中出现儿子有病,其母正常的情况;都可排除伴X显性遗传。
图7 图8
伴Y染色体上遗传病的特点:(1)男性患者后代男性均患病,女性均正常;(2)患者后代有连续性,无隔代现象;即父传子、子传孙。所以父病子全病的最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如下图9
图9 图10
(1)母系遗传;(2)非孟德尔式遗传;(3)后代无一定的分离比。所以母病子女全病的最可能是细胞质遗传;如图10。
X(Y)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图谱中,找不出与伴性遗传特征不符的现象。否则就不是伴X(Y)遗传。上述特征作为判断伴性遗传的必要条件,不能作为否定其它遗传病的依据。若出现无法推翻伴性遗传的现象,则该系谱图的遗传方式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这时需讨论其可能性的大小。
3 验证遗传方式
在讨论了上述可能性的基础上,要设字母在系谱图中,验证假设的可能性是否正确。
4 解题示例
判断显隐性:此系谱图有“无中生有”的特点,为隐性遗传。
排除伴性遗传:该图4、5、7构成了典型标志,肯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结论:此系谱的遗传方式是常隐。
例1
1
遗传系~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