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形象鉴赏题——杏花·春雨·堤柳大漠·狼烟·塞草常见的古诗形象知识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情感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一、把握两类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其笔下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所谓“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感情的产物,必然有着诗人的痕迹。我们通过他的所见所为所想,可以想象出诗人的形象特征。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每首诗必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有诗中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表达情意的途径之一。理解分析人物形象,先要关注背景,知人论世;次要重点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及所处的环境等,后要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边练边悟1 (2012·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鉴赏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特点的题。从题目中“明府”一词的使用及注解中的“尊称”一词,可见诗人对邹明府的态度应为尊敬赞扬。然后,根据“马不肥”“债多”可推断其为官清廉,生活清贫,而“载书归”除了印证其“清廉”的特点外,也表现出主人公的情趣爱好,以及为人清高不与官场俗世同污的性格。诗歌除了以叙事写人外,还以景衬人,颈联中的“雪”隐隐透露出邹明府的清廉清洁,而“风透卧衣”更是显示出他身上衣单的困窘之状,由此可见其清贫自守。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鉴赏这是贾岛送一位邹姓卸任县官去灵武旅居时所作的送别诗。此诗主要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形象。前两联刻画友人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肥膘来,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以此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的仅有一车诗书,由此可见其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掀起了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可见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被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边练边悟2 (2013·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鉴赏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解析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后两句则表现了词人的品质。这位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三 题型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