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2
2
1
1
1
1 1 1 1
1452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年 2 月第 10 卷第 6 期 Chin J Misdiagn ,Feb 2010 Vol 10 No. 6
1 1
OMOM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 例分析
李秀梅,刘淑贤,王淑云
【摘要】目的:胶囊内镜检查是新的无创性主要用于诊断小肠疾病的方法,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对 20
例经 X 线钡剂造影、胃及结肠镜检查正常,疑诊为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胶囊2 内镜检查。结果:20 例中发现小肠病变 12
例,包括血管发肓不良、肿瘤、Crohn 氏病、溃疡等。检查过程中无任何痛苦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能清晰地观 2
察小肠,安全性好,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2 2 2 2
【主题词】内窥镜检查;肠疾病/ 诊断
【中图分类号】 R5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6647 (2010) 06 1452 01
小肠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推进式小肠镜、探针式小肠 2 结果
镜、X 线小肠钡剂检查、核素扫描、血管造影。由于小肠的解剖本组检查均获成功。发现病变 12 例,检出的小肠病变有
特点,上述方法的诊断阳性率低,定位及定性不准确,检查时患血管发肓不良 2 例,小肠炎 5 例(其中包括克罗恩病 2 例) ,小
者痛苦大,均属创伤性检查,伴有并发症。胶囊内镜的问世解肠息肉 5 例。本组均顺利完成胶囊内镜的检查,无任何不适和
决了这一难题。OMOM 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以下简称并发症,于 1~4 d 胶囊排出。胶囊与工作时间内顺利通过回盲
OMOM 胶囊内镜) 是继以色列 M2A 胶囊内镜问世以来均滞留时间为 80 min (17~280
一个研发成功的胶囊内镜,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自主研发。我 min) ,小肠 90 min(45~140 min) ,可接受到的传输图像时间可
院于 2006 10 引进 OMOM 胶囊内镜,在小肠出血性患者中应长达 6~8 h。所有病例胃、十二指肠、空、回肠清洁度好,所得
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图像清晰。结肠部因肠腔较宽,多数病例腔内有黄色粪水存
留,因而光线较暗,成像效果欠佳。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5 例,女 5 例,年龄 22 ~ 80 (平均 3 讨论
50 7) 岁。其中原因不明的腹痛 10 例,消化道出血 5 例,腹泻 4 小肠疾病并非少见,国内尚无发病率方面的资料,美国约
例,消瘦 1 例。经胃镜、肠镜、血管造影、核素扫描等检查无异有 1 900 万人患病。小肠疾病如血管发育不良、癌、淋巴瘤、息
常发现或未明确病变性质。均未发现异常。肉、类癌、Crohn 病、憩室等,常是造成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
1 2 仪器与方法的主要根源。常规 X 线小肠钡剂造影对小肠出血的诊断率仅
1 2 1 仪器设备重庆金山科技公司生产的 OMOM 无绳胶为 5 0 %~ 6 5 % ,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可使其提高至
囊内镜、数据记录仪套件及影像工作站。将记录仪、电池分别 10 %~25 % ,对黏膜和血管性病变几乎没有诊断意义[1 ] 。
装入腰
OMOM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0 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