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读书成为习惯读书征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读书成为习惯读书征文文/牟洪丽读书,就一个人而言,如莎士比亚的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就全人类而言,应如高尔基的名句:“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书的情节来自于儿时父亲的故事,总感觉那时的父亲是睿智的、山一样的存在,董永与七仙女,嫦娥奔月,田螺姑娘民间故事的人性美:聊斋故事中神仙鬼怪的侠义情;懒/馋老婆故事笑料中的警示性……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描出了多彩的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自己读小人书,知道了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等革命先烈,他们的为了理想追求真理不惜牺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我记忆中尤为深刻的是读到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当时因为该书已经残破,看不出作者及书名,但当时醉心于作者的文字功底,只是觉得怎么能将一个故事能用这么华丽而飘忽的文字刻画出来,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大度与贪婪揭示的淋漓尽致,直到最后一刻才将故事中的悬疑一一揭示,恍然原来如此。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这本书是古龙先生的《白玉老虎》,古龙先生成为了我推崇的新武侠小说的代表,最欣赏的就是他对文字的操控能力,对故事架构的安排。后来又读了有关古龙的一些介绍,特别明白了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非但和他的性格才智学养有关,和他的身世境遇心情感怀关系更密切,尤其是文人,把心中之感受,形诸于文字,如果你没有那种感受,你怎么能写出那种意境。一直以来我读书于我是一种习惯,一种消遣,从不把它当做一项任务,因为在我的心中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读史使人睿智;品诗使人开朗;微小说会让我们会心一笑或掩卷沉思……从人物传记中我能了解他的生活的时代及他的成长经历,他对生活的时代的影响及贡献,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意义是什么;从风景散文中我们可以跟随作者领略各地的风光及风土人情,陶醉于作者为我们展开的如诗的画卷;从哲理性散文中我们可以懂得并获取力量,生活赋予我们什么而我们应该如何回报;而当我情绪低落时,也可从书中找到快乐。明朝宰相于谦把读书看作"乐"事,他的读书诗写得十分真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他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使灵魂得以净化,从而进入一种崇高的境界。读书在某些人心目中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但我不喜欢,总感觉功利性太强。在我而言,读书就只是因为喜欢,就好像品一杯好茶,尝一道好菜,自然而然,可能今天喜欢名著,明天喜欢散文,后天我想了解一个感兴趣的人物……无论何时我的床头总会摆一本自己近期感兴趣的书。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林语堂的解释是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小时候总羡慕如张爱玲、三毛、席慕容、杨澜之类的女子,总感觉她们从骨子里流露出知性的美是那么让人挪不开眼,后来知道那是她们的气质,独特而芬芳,而她们身上蕴藏的文化底蕴,是常年书香的浸蕴,由内而外,终成永恒。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不断完善人的精神追求。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用思想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在“尘世熙熙,皆为利来;尘世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失去自我,被喧嚣蒙尘自己心灵的圣土。曾几何时,我们都体验到过冰凉彻骨的虚无,“飘飘何所似,天地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读书成为习惯读书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dwiirh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