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作者:屈小娥提要:文中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排放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人民生活五个方面计算并评价了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和全相对比,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主要评价指标单位碳排放产出、零碳能源比重、人均零碳能源消费量、单位能源产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等指标与全国相比较,均有较大的差距。目前,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培育新型产业;以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总量,实现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指标;陕西省;对策建议。“低碳经济”的概念由英国首相布莱尔在XX年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即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来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相关的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自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后,各国纷纷响应,积极制定本国、本地区“低碳化”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如英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于1990年削减60%,并于2020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将英国创建为低碳经济国;日本提出温室气体减排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XX年11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提出,大力发展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带领美国经济走向复苏。XX年7月8日,G8峰会提出,到205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1990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80%以上,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0%。这预示着,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的40年,低碳经济将是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分析。陕西省属于西部落后省份,从资源禀赋看,陕北地区不但是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自80年代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支撑陕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同时,陕西省能源结构相对单一,尚未形成以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等多种模式构成的能源生产体系,因此,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同时,陕西也是全国用煤大省之一,自1978年以来,煤炭消费量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70%以上。根据统计资料,XX年全省工业原煤消费7400万吨,,。按照陕西省目前的煤炭工业规划,到2020年全省原煤生产将超过5亿吨,其中煤化工超过2亿吨,每生产一吨甲醇要排放约2吨二氧化碳。如果规划中的煤化工项目全部上马,年排放二氧化碳至少4亿吨。与高碳消耗相对应,从陕西省工业结构看,%,%,。年耗标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565家,%,%。从经济发展方式看,陕西经济增长依然沿袭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遵循“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是建立在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每万元生产总值消耗能源数值指标高于全。从能源利用上看,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不会逆转,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现状和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些即给陕西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低碳产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XX年12月7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开幕当天,“应对气候变化与陕西可持续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此后不久,陕西出台《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在能源化工产业已成为陕西省支柱产业的时候,陕西省意图通过发展新能源来优化能源结构,培育新型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实现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随后的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XX年,要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陕西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一个新兴产业就是环保产业。而节能减排也有了明确目标:%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同比削减3%以上。在此背景下,建设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英国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但却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的衡量指标和指标体系。目前的指标体系,我国国内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利用层次分析法把所选取的指标指
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