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展望.doc:..“十一五”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展望一、“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概况“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带来的困难,提出了“强工业、保增长”的H标、采取积极措施,开拓创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努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标志着**工业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一)“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工业经济总量增加,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十一五”(现价,下同),%,,%,,%,工业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均创历史新高。“十一五”%,%。由此可见,工业在全帘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全布经济止跌、iHl升、稳步发展和迈上新台阶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实施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了“叫超”g卩:非烟工业产值超过烟草;地方工业总产值超过中央省属工业产值;矿电产业产值超过烟草;重工业产值比重超过轻工业,重轻工业比重由2000年的32:68提高到2009年的63:37。推进了项目的合作,培育了蓝晶科技、沃森疫苗、维和制药、爱西贝特等-•批高新技术企业,这标志着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科技创新水平将到提升。自1985年工业投资首次突破1亿元以来,直到1993年,全市工业投资突破10亿元大关。,“十一五”。从2005年以来,每年的投资超过50亿元以上。,促进了我市工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目前,已建成国家、省、市技术中心22个,推进了20项全省关键技术的研发;拥有44户省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个屮国名牌产品和36个云南省名牌产品,成为除昆明外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名牌产品最多的州市。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八大产业初步形成。卷烟及配套产业:“十一五”,#,红塔集团税收贡献达1227亿元。滤嘴棒厂、水松纸厂等烟草配套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顶尖的卷烟辅料企业。矿电产业:充分利用铁、铜、镍、磷等资源,逐步形成采、选、炼、轧完整的产业链,改变了原来“小、散、弱”状况,把我市的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生物制药产业:初步形成以新药为龙头,以普药为基础,以原料药为后盾、以疫苗产品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批以沃森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至2009年,全市13户药品生产企业,拥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50多个,实现生产药品品种100多个。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以台成精密机械为龙头,以商招商,弓I进加密零部件和板金件制造,创造条件形成数控整机生产平台。依托通变电器,把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做优做大,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中小型变压器、特种变压器和高低压成套设备的生产、出口基地。五金机电制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云工建筑机械、金鹿拖拉机、宏伟农机等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以光热光电为重点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为**具有独特优势的新兴产业。依托蓝晶科技、云锡同乐、太标太阳能等,形成新型光电子材料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实现产业集聚。实行政府推动家电下乡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大力推进建筑领域100万台太阳能应用。依托汇龙科技,以锂电池材料为主的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应用到摩托车、汽车等领域。食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促进食品加工提档升级,培育出了以达利食品、宏斌酱菜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骨干企业,51户酱咸菜加工企业的92个产品获得了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宏斌“小米辣”全国知名,“玉林泉”成为国字品牌,全市农产品加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纸制品及印刷包装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使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变,纸制品及包装印刷业不断发展壮大。包装印刷积极发挥与卷烟配套发展技术的趋势,按照印前数字网络化、印中高效化、印后精美防伪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工艺技术的创新开发新产品。建筑建材业:以水泥、钢材、陶瓷建材为主的建材业迅猛发展,易门依托资源优势,引进外地资金
“十一五”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展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