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卷第19期水利水电工程
2015年7月
论高铁填方段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吴振宇
四川禹润水利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四川省 610045
摘要:本文以四川省邛崃市为例,从灌溉、排涝和排洪角度,探讨并论证高铁填方段的建设对该区域水利灌排的影响,此例对于其他区域
高铁项目的建设起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铁;填方段;影响分析;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解决措施为:重新征地修建灌渠。
成蒲高铁填方段所经工程区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 2、原有渠道经涵洞改线后,涵洞底板高程过低(涵洞顶高程
相对贫乏,存在着水、人、土的尖锐矛盾,各部门用水主要靠外引较渠道顶高程高),成为“水填方”渠道,最终成为淤泥填方渠道。
水工程供给。成浦高铁填方段修建后,将原输水、排水渠系阻断, 解决措施为:每年设清淤资金。
虽然高铁基础部分留有贯通的涵洞,但由于工程区排水、灌溉渠系原有渠道经涵洞改线后,涵洞底板高程过低(涵洞顶高程较渠
复杂,且部分涵洞位置、高程均不能满足灌溉排水的需要,原来可道底高程低),渠道无法从涵洞内通过。
以灌溉的农田,现不能满足灌溉要求;原来能够排洪的渠系,由于解决措施为:增设提灌站。
集中汇流,现无法满足排洪要求。本文系以笔者于近期主持编制完 3、涵洞内新建沟渠较小,无法满足下游灌溉用水。
成的《成浦高铁邛崃段水利恢复工程项目建议书》、《成蒲高铁邛解决措施为:a、将涵洞内沟扩宽,b、将涵洞内沟上下游渠道
崃段对水利工程影响分析报告》的成果资料为据,紧扣成蒲高铁填渠顶增高。
方段与该区域灌溉排水之间的畸形关系,拟对水利灌排工程扭转这 4、灌排两用涵洞,涵洞底板高程只能满足排涝要求,不能满
种关系的可行性及其独特作用,予以分析论证。足灌溉渠高程要求,无法灌溉下游。
一、成蒲高铁概况及对该区域水利工程总体影响解决措施为:在涵洞内增设渡槽,以满足灌溉高程要求。
成蒲高铁(成都至蒲江城际铁路)总长度为 公里,总投三、对排涝影响及解决措施
资约 150 亿元。东起成都西站,西至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沿途设 1、原平原区“散流”变为集中“汇流”。
成都西、双流北、温江、羊马、崇州、隆兴、大邑、王泗镇、邛崃、高铁上游的低洼地带,两边高中间低。未修建高铁前,未形成
西来、蒲江、朝阳湖 12 个车站。成蒲高铁在邛崃境内长约 集中排水,利用田缺及田埂排涝,排涝形式多样,汇流时间较长,
(DK55+045—DK72+750)。成蒲快铁为双线,设计时速为 200 公即使在 2013 年“”洪灾(24 小时 200 多 mm 降雨),受涝面积
里/ 小时。建成后,成都市民从中心城区乘坐动车经该线前往蒲江, 也不大。高铁建成后在 2014 年 6 月,在不足常年洪水的情况下都
只需要 30 分钟即可到达。出现了内涝灾害,周边数十户村民,700 多亩猕猴桃及耕地被淹,
成蒲高铁在邛崃境内涉及宝林、临邛和桑园三个镇。邛崃市西现设计的涵洞行洪极其困难。
北高,东南低,成蒲高铁南北走向,填方段的成蒲高铁截断了原有
水系,填方段上游极易发生内涝灾害,下游存在排洪问题。成蒲高
铁影响 15000 亩农田灌溉用水,铁路上游存在25 平方公里内涝问题,
沿线
论高铁填方段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