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环境污染旅游与地理学院第一节环境污染的形成因素第二节环境污染的总体特征第三节大气、水体、土壤环境污染中国的环境污染旅游与地理学院第一节环境污染形成的因素中国的环境污染旅游与地理学院中国的环境污染旅游与地理学院三、1949年以来对生态环境的几次冲击与破坏(1)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土地深挖。(2)1966-1976年十年浩劫:工业上“五小工业”,大规模三线建设。(3)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乡镇企业。中国的环境污染旅游与地理学院第二节环境污染的总体特征(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在有些地区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废水(COD、氨氮)、废气(SO2、烟尘)(二)环境污染源有“压缩型”、“复合型”特征(三)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引起的污染特征(四)面源与点源并存、有些地区面源污染趋于严重一、特征二、中国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对策(1)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式,把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实行计划生育,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3)制定和严格实施环境法规和标准。中国的环境污染旅游与地理学院(4)大力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5)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6)建立以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战略。(7)坚持以强化监督管理为中心的环管政策。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是进一步恶化还是好转?人口压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根本转变;进入重工业化时代,能源、冶金、化工等优先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缓慢,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乡镇企业发展;科技落后。中国的环境污染旅游与地理学院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旅游与地理学院一、基本概念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多种多样活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总称。生物多样性既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第九章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旅游与地理学院二、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Ⅰ.吉林长白山地区;Ⅱ.冀北山地地区;Ⅲ.陕西秦岭山地地区;Ⅳ.川西高山峡谷地区;Ⅴ.滇西高山峡谷地区;Ⅵ.湘黔川鄂边境山地地区;Ⅶ.粤桂湘赣南岭山地地区;Ⅷ.浙闽山地地区;Ⅸ.台湾中央山脉地区;Ⅹ.西藏东南部山地地区;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Ⅻ.桂西南石灰岩地区;ⅩⅢ.海南岛中南部山地地区;ⅩⅣ.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旅游与地理学院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1)提供食物来源;(2)为人类提供药物来源;(3)为人类提供各种工业原料和能源;(4)生物多样性保存了物种的遗传基因,为繁殖良种提供了遗传材料;(5)生物多样性为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促进重要营养元素的物质循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环境污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