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书籍给股票定义为: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它有以下特征:一,不可偿还性。二,参与性。三,收益性。四,流通性。五,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价上升带来的差价。这种定义只是说明了股票的外表,而股票的实质是什么呢?很多书籍都讳言。笔者认为股票实质上就是上市公司发行的虚拟货币,是上市公司储存在股市这一虚拟金融市场里的无形货币,是上市公司通过股市这一融资平台进行融资的得力工具。上市企业把全部资产或部分资产(如子公司)折合成若干股股份,并以每股多少价格在一级市场上发行,以募集或曰扩充企业所需的资本,(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融资,就是圈钱)。在一级市场上已得到融资目的的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又利用人们对股价的上涨的预期心理,操作股价上下波动,并在股价的波动中获取差价,从而长久地得到进一步圈钱的目的。当上市公司缺钱的时候,或预计二级市场有很大风险,持股不如持币时,或以备未来某时需要时,它会以“艺术”的方式,抛售大量的股票以兑换现金。这样做至少有几点好处:一,避险。二,为实业经济准备资本。三,保值增值。四,不必从银行贷款和支付利息。因此,可以说股票是上市公司的私家货币,而股市就等同于上市公司的私家银行。在这个银行里存钱买股票的人就是广大的投资者,投资者中,,就是广大的散户,犹以中小散户居多。在股市中,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庄家(包括上市公司和大机构大投行等),它们占尽了各种优势;,因为有较充裕的资金和科学的资金管理理念及严格合理的操作程序而成为较大的受益者;此外,部分大户也能像私募一样分得一杯美羹。而广大的中小散户们能从股市中得到什么呢?在国外不少成熟市场,企业融资与其给予股民的回报成正比,而且得到回报者占大多数。而在中国这个畸形市场,则无所谓回报,甚至成反比。股票的所谓高回报,只有极少数幸运者才能得到,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都在承担着高风险。三十年股市,真正获得回报的股民少之又少。只有极少数幸运儿买到了黑马股,就像买彩票中大奖一样,或是赶上昙花一现的大牛市,并侥幸存活下来,没有被踢出场外的人,才得以和企业一起分享红利,分享收获。而百分之九十五的股民都被残酷地“抽血”,最后都被迫“割肉”离场。很多人弄得倾家荡产,几十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水,化为乌有;不少人因为长期在股市里颠簸,被折磨得身心俱疲,痛苦不堪,神志恍惚,萎靡不振,甚至病魔缠身,精神失常;更有些人经受不住这沉重的打击,而最终绝望地选择了自我毁灭------自杀身亡,其悲惨境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新中国三十年的证券发展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千千万万股民的血泪史。成百上千家上市公司的“肥硕之躯”,可以毫无讳言地说,。而广大股民就像被割酒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他们源源不断地一批又一批地踏入股市,来为上市公司“输血”。他们为什么这样前赴后继呢?难道他们真是心甘情愿被“抽血”吗?当然不是。他们是带着对股价上涨的乐观预期,期待着虚拟货币增值后给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是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景踏入股市的。他们相信他们就是那少数幸运儿。他们简单地研究了一下“K”线图,发现很简单,只要低买高卖就能赚钱,并且会满载而归。他们起初
股票的实质是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