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施工1、基层的定义:指直接位于沥青面层(可以是一层、二层或三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结构层。2、底基层的定义:在沥青路面基层下铺筑的辅助层。3、基层(底基层)的分类:碎石层、稳定土和工业废渣。路面(沥青、砼)原土碾压路基(土石)底基层(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撒(二灰土)。(1)路拌机械:稳定土的拌和机将土、无机结合料和矿料等材料按施工配合比,在路上直接拌制。分为履带式和轮胎式,可在路上直接拌制。(2)厂拌机械:将土、碎石、砾石、水泥、石灰、分煤灰和水等材料按配合比在固定地点拌和均匀的专用设备。、砾石基层(底基层)、砾石基层级(底基层)施工配碎、砾石基层级是由各种粗细集料(碎石和石屑、砾石和砂)按最佳级配原理修筑而成,其强度和稳定性取局于内摩擦角和粘结力的大小,具有一定的水稳定性和力学强度。(1)路拌法施工: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①准备下承层:下承层是底基层及其以下部分,一般为土基并包括垫层。要求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无松散和软弱地点。土基必须用12~15t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进行碾压3~4遍。②施工放样: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③计算材料用量:根据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繁荣干压实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确定每车料的堆放距离。④运输和摊铺集料:集料装车,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同。由远到近供料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距离应按计算严格控制。摊铺前应按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或压实系数,压实系数是混合实干密度的比值)。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⑤拌和和整型:用拌和机或平地机拌和,用拌和机拌和应拌和两遍以上,用平地机拌和应拌5~6遍,一拌到底。要求拌和均匀。⑥碾压:用12t的压路机碾压6~8遍,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2)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厂拌法:将混合料在中心站按预定配合比用拌和机进行集中拌和,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摊铺、整型和碾压。(底基层)1、填隙碎石定义: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孔隙,增加密实度和稳定性,这种结构称为填隙碎石。2、压实厚度:~,即10~12cm。3、施工方法:、定义: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使土成为具有一定强度与稳定性的筑路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基层称为稳定土基层。2、稳定土基层分类:水泥土、石灰土和沥青土3、施工方法:见下表:稳定土的主要施工方法稳定方法使用的稳定材料适宜稳定的土稳定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压实各类土强度和稳定性有所提高掺和粒料对粘性土用砂、砾、碎石、炉渣等;对砂性土用粘性土粘土、亚粘土或砂、砾强度和稳定性略有提高盐溶液氯化钙、氯化镁、氯化纳等盐类级配改善后的土减少扬尘与磨耗无机结合料各类水泥、熟石灰与磨细生石灰、硅酸纳(水玻璃)粘土类、亚粘土类、亚砂土类、粉土类有较高的强度、整体性和水稳性,以及一定的抗冻性,但不耐磨综合法以石灰、水泥、沥青中的一种为主,掺入其他结合料各类土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有机结合料粘稠或液态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沥青膏浆亚粘土类、亚砂土类不透水,有一定强度、水稳定性和抗冻性,但拌和稍有困难工业废料炉渣、矿渣和粉煤灰粘土、亚粘土、粉土类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离子稳定剂CON-AID稳固剂及NSC硬化剂粘土、亚粘土、粉土类等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高分子聚合物及合成树脂各类土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煤沥青乳化沥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