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穿心莲栽培管理技术论文关键词穿心莲;栽培;管理论文摘要穿心莲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止痛等功能。根据穿心莲的生长习性,介绍穿心莲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采种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为药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穿心莲属爵床科、穿心莲属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止痛等功能,主治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外治化脓性中耳炎、外伤感染、疖肿等症。穿心莲喜温暖、湿润、向阳环境,怕旱,怕寒,在低温、干旱或低洼积水地方不宜种植,在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7的壤土、砂土上生长良好。肥料充足,枝叶生长茂盛,尤其是生长前期,应多施氮肥,有利增产。繁殖以种子播种、育苗移栽为主,亦可直播。 1育苗播种或直播育苗播种选地整地。育苗地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有水源、灌溉方便的地方,因穿心莲种子细小,要充分整平畦面,施足基肥。栽植地可选择地势平坦的平地、缓坡或生荒地,可在果林下种植,以短养长。选好地后,于头年深翻,使其风化熟化。春播前结合整地,施熟腐厩肥、堆肥/hm2,再深耕一遍,整细,作成宽的高畦种植。播前种子处理。穿心莲种皮较硬,表面有一层蜡质,妨碍种子吸水,难以发芽。因此,在播种前,要拌细砂擦伤种皮至种子失去光泽,去掉蜡质层,再将种子放入45℃左右温水中浸种24h,以利发芽。育苗。3月至4月上旬播种,播前先翻耕土壤,再在畦面上撒施腐熟的厩肥、堆肥,将土肥混合后整平畦面,然后将已处理的种子与灶灰、人粪尿拌混成种子灰,均匀撒入畦面,覆盖一层薄细土或生灰土,以不见种子为宜。撒播用种量为90~105kg/hm2,播后盖草浇水。当日平均地温20℃时,10d左右出苗,15d齐苗,出苗后逐步揭去盖草,勤松土、除草、灌溉,当幼苗生长出2对真叶时,追施1次稀薄的人粪尿,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培育2个月左右,幼苗4~5对真叶时,即可出土定植,气温较低地区,可使用塑料膜覆盖育苗。移栽。移栽以6月底、7月初为定植适期,选阴天或小雨天移栽成活率较高,若在晴天移栽应于前1d把育苗地灌透水,待水渗透湿润畦面后,于次日傍晚将幼苗根部带土挖起栽种,栽时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cm、株距20cm挖穴,每穴栽入矮壮苗1株,栽苗18万株/hm2左右,栽后即浇1次稀薄人粪尿水,覆土压紧以利成活。直播于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在整好的地上按行株距30cm×25cm挖穴,穴内施入足量人畜粪水,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拌灶灰、人粪尿播入穴中,覆盖薄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稍加压紧,畦面盖草保温保湿,7~10d出苗,穴播用种/hm2。 2田间管理幼苗成活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中耕宜浅,避免伤根,然后浇稀薄人粪水/hm2,以后每隔15d中耕除草1次,并结合追肥,施用稍浓人畜粪30t/hm2,封行后不再进行,如有机肥不足,可施硫酸铵或尿素等氮肥,最好交替使用,以利增产。直播地苗高7cm左右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1~2株。排灌水,移栽后如遇干旱应于早晚各浇1次,生长前期幼苗需水量较大,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幼苗生长,雨季和每次灌大水之后应及时排除余水,
浅谈穿心莲栽培管理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