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提出对策类试题
对策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一、申论提出对策的能力要求
1、发现和界定问题(社会民生某一方面);
2、作出评估和权衡(兼顾各方利益关系等);
3、提出方案和措施(最优化)。
二、申论题型分类(常规性、应用性)
全局观念
三、作答的基本要求
1、政府角度(解决问题的主体---某一政府的职能部门)
2、针对性(紧扣材料)
3、可行性(国家条件)
政治、经济、法律
4、可操作性(具体措施)
内容—主体=客体—目的
在其位谋其政
示例
“在部分地区,还有少数低收入群体生活收入水平太低,生活非常困难”。
主体:民政部
客体:低收入群体
手段:投入
内容:发放补贴
作用:提高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
四、常规型对策题
(一)
所有的对策
都来自于材料
——
对策的针对性
对策在材料中的
表现方式
1、直接引用----领导、专家的讲话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文件原文
2、根据问题推出---据问题反向推理
3、根据原因-----内外、主客观等
4、根据经验或教训总结—
正面典型或成就的方式;
反面典型或教训的方式
(二)对策形式
1、单条对策结构:主旨+具体阐述(主体+手段、内容+客体+目的)
示例:
“许多电动车驾驶员未经正规培训,驾驶不熟练,安全意识差。和行人一起行走,容易引发事故”。
主体:交通管理部门----客体:电动车驾驶员
手段:宣教
内容:驾驶技能安全意识
作用:减少安全隐患
2、整体对策结构:对策铺垫+展开
对策铺垫——写对策主体之前的一段语言,主要介绍对策提出的背景情况(针对的问题、对策提出的主体原则和对策数量)。
写作格式:为切实解决(或针对)×××问题,我提出如下×条对策(或措施)。
展开-----具体阐述各种对策部分。即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方案。(要分条作答,对策的数量是4——6条,少于4条就要拆分,多于6条就要合并)。
对策总结(可写可不写)。
2011年国家市级 35、51页、126页、153页
作答要求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分) 要求:,符合实际;,通俗易懂; 。
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全面;不超过100字; 、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表达简明。
四、“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立意明确; ,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
针对我国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存在公办学校门槛高,容纳学生有限;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无办学资质,不稳定,教学条件、质量差;社会歧视农民工子女;学生自身存在心里问题;家长缺乏管理等问题;部分地方政府眼光短浅问题建议如下:方法---- (一一对应)
一是各级政府制定政策,降低公办学校门槛;加大投入,以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接纳非户籍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5分)
二是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与财政投入,严格审批办学资质;提高办学质量,保证教师待遇,加大公办、民办学校的师资交流。(5分)
三是通过媒体广泛宣传(2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良好氛围,有效缓解社会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歧视(1分);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树立正确子女教育观, (1分)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管理;增设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辅导课程(1分) 。(5分)
四是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政绩考核范围。(5分)
申论 提出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