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应对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拓宽我国发展空间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西部地区的繁荣、发展和稳定,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化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路通,百业新”、“要想富,先修路”,被实践充分证明,优先发展公路交通,对于加快海原县脱贫致富步伐,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县公路交通发展规划,要在“四纵五横”公路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加快主干线公路及通达通畅工程的建设步伐,提升县乡村道路等级;实施行政村连接线通达深度;加快乡镇客运场站建设,大力发展道路运输生产力,提高
运输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保障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2010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海原县地处六盘山西北麓,为中卫市所辖,南连西吉县,东南接原州区,东北临同心,北靠中卫,西与甘肃的会宁、靖远两县毗邻。境域辽阔,为全区第三大县。东西宽80公里,南北长95公里,,。
地貌自新生代以来,因气候变化,风蚀、雨蚀地震以及乱垦滥伐等人为因素,加剧了黄土丘陵的水土流失,逐渐演变成现代的以南华山、西华山为中心,水系呈放射状、羽状汇流入黄河,其间展布着土石山区,河谷川台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三大地貌。土石山区主要指南华山、西华山、黄家洼山、月亮山北坡、油井山、庙山等山体,包括李俊、红羊、树台、曹洼、史店、海城、高台、盐池、西安、高崖、李旺、关桥、双河等乡的一部分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热量相对减少,岩石裸露,土层薄、土质较肥沃、植被率高,所以残存有黄家庄、水冲寺、灵光寺、西华山等天然次生林。河谷川台区包括西安、高崖、李旺等乡镇的一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质好,肥力高,垦植历史悠久,作物适种性广,生产潜力大,具有部分灌溉条件,公路交通方便。黄土丘陵沟壑区包括关桥、海城、史店、贾塘、郑旗、九彩、西安、高崖、李旺等乡的大部分地区,地形以黄土梁峁为主,残塬次之,沟壑展布其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
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少雨干旱、年降水量258-400mm,由南向北递减,年平均蒸发量2200 mm口径60 cm蒸发器),为降水量的五倍多。地跨荒漠、干旱、草甸三个自然草原带。由于季风气候的时空分布不稳定性,主要受西北干燥气流控制,造成了干旱、风大、沙多。年平均无霜期146天,,尤以三月居多。,℃,℃,最低-℃。℃,日最大瘟差38℃。年均降雨量300mm,年蒸发量2300mm,暴雨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洪水和翻浆对公路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
海原县辖5个镇,12个乡,2个管委会,167个行政村,1157个自然村,,其中:。海原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中卫市南部,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建国以来,中央和自治区对海原的发展、建设十分关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海原的广大干部、群众在当地党委、政府带领下为脱贫致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区位等多种因素制约,也由于发展思路有所局限,海原这个“苦甲天下”的地方仍然没有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200元,相当一部分群众缺水少粮,生活非常困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只有700多万元,县级财政非常困难,靠国家补贴维持生计,据统计,海原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等经济社会发展人均指标都处于全区末位。
从区位条件看,海原县城偏居宁夏西
西部大开发未来十年海原县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