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第三节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第四节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第五节大气污染的防治第一节概述一、大气圈及其结构二、大气组成三、大气环境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四、大气污染的涵义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概念:在自然地理学上,:大约有1×104km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用气温的变化率r=dT/:均质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非均质层中又分:暖层(电离层)和散逸层(外层)图6-: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下面的一层,该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不同有所差别,在极地约为6~10km;在中纬度约为10~12km;在赤道处可达16~18km。对流层的平均厚度约为12km,而其空气质量约占大气层总质量的75%左右。在这一层里除有纯净的干空气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适宜的湿度对人和动植物的生存起着重要作用。对流层的温度分布特点是下部气温高,上部气温低,所以,其大气易形成较强烈的对流运动。由于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对流层常出现极其复杂的气象现象。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也大多聚集于对流层,即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这一层,特别是靠近地面1~2km的近地层,因此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平流层下部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而变化,为一等温层。该等温层的上界大约距地面为20~4Okm。平流层的上部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这是因为在平流层的上部存在一厚度约为20公里的臭氧层。该臭氧层能强烈吸收200~30Onm的太阳紫外线,致使平流层上部的气层明显地增温。在平流层中,很少发现大气上下的对流,一般多是处于平流流动,极少出现云、雨、风暴天气。大气透明度好,气流也稳定。进入平流层中的污染物,停留时间可达数十年之久。氮氧化物、氯化氢以及氟利昂有机制冷剂等能与臭氧层中的臭氧发生光化学反应,致使臭氧浓度降低,严重时臭氧层还可能出现“空洞”。地球表面上的紫外线将增强,从而导致地球上更多的人患有皮肤癌,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层顶高度大约为80~85km,在这一层里有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中间层顶温度可降至-83~-1130C。从中间层顶继续升高就进入非均质层了。,暖层的上界距地球表面有800多公里该层的下部基本上是由分子氮所组成,而上部是由原子氧所组成。原子氧可吸收太阳辐射出的紫外光,因而,暖层中气体的温度是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的。由于太阳光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使得暖层中的气体分子大量被电离,所以暖层又称为电离层。,在热层的上部这层相当厚,是从大气圈逐步过渡到星际空间的大气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ena45
  • 文件大小6.61 MB
  • 时间2019-02-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