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景》教学设计
义乌市稠州中学简俏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江南民歌《无锡景》,欣赏并了解与之有关的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喜爱。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并通过歌唱、交流、互动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江南文化。
3、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小调及民族五声调式,能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用歌声唱出《无锡景》亲切温柔、细腻秀美的风格;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茉莉花》的旋律。。。
二、学唱新歌《无锡景》
《无锡景》
A 关注歌词内容,介绍了江苏名城无锡的哪些特色?用了哪些语气衬词?
B 关注旋律特点,歌曲的结构,乐句旋律的走向怎样?
师生讨论:旋律---“音串”曲折下行的模进。“小桥流水”形象的音乐化身。
结构---四个乐句,起承转合。一曲多段词,分节歌形式。
歌词---多语气衬词“呀”“末”。柔和的语调让听者倍感亲切。
师总结:《无锡景》歌词有很多版本,大体都是生动地介绍无锡城的历史、风光、特产与城市发展新面貌的,旋律细腻秀美,富有江南特色。
《无锡景》
A 视唱歌谱。(击拍学唱)
难点解决:曲谱当中的装饰音记号倚音、波音,以及切分节奏的唱法。
B 普通话学唱
难点解决:十六分音符一字多音的唱法。
要求:歌唱状态;用轻柔的声音学唱,要有气息的支持;女生用轻假声,男生低八度,鼓励男生用假声唱。
《无锡景》
A欣赏吴方言演唱
问:欣赏了方言演唱后,听觉上有什么不同感受?
讨论:苏州方言的特点,并举例:“我”“让”
B学习小调知识:定义,产生,江南小调的音乐特点。
江南民歌曲折婉转,清丽流畅。而软、糯、甜、媚的吴方言的演唱更让他具有温柔、含蓄、缠绵的音乐特质。
人们把这种小腔调,小结构的歌曲称为“小曲”、“小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是民歌一种典型的体裁
《无锡景》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