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1卷)〖宋 遵式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輩高升。夕孕金華列宿猶漸於海滴。晨遊玉沼世燈彊喻於河沙。良以。十方爰來四生利往。雖騰光而普示。終稽首而偏求。故其竺國皇州自今觀古。彼則鉅賢至聖。咸舒藻以為盟(文殊普賢天親龍樹聖賢之儔。或別譯願文。或著在經論非此備載)此則覺德鴻儒盡摛毫而作誓(且首從晉世東林淨社。劉雷等十八賢洎一百二十三人同誓。遺民屬詞其後冠蓋之士。德望之僧。潔志之俗富於編簡)目茲迴向綿續唱和相尋。誠為道德之通衢。常樂之直濟者也。但世多創染割截未識方隅勿遇問津靡漸濫吹。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以其言既反經人惑常典。易不去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遂輒述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詞愧不文理存或當視菽麥而且辯挹涇渭而永分。剪伊蘭之臭林。植栴檀之香幹。信解行願原始要終不數千言。而能備舉者實茲二門矣。第一決疑門(一疑師。二疑法。三疑自)第二行願門(一禮懺門。二十念門。三繫緣門。四眾福門)第一決疑門者。疑為信障。世間小善尚不能成。況菩提大道乎。或曰。天台智者已有釋十疑論。何須此文。然略由三意。一者上為五臣宰官生信樂者。幾務少暇難尋廣文。今舉大綱及略出行相。易披覽故。易修行故。二者論中多隨事釋難。唯第二第三略附理立。且事既無盡疑亦叵窮。今直明一理為諸法源。指源則流可識矣。三者正對說者。反經乖理自損損他。故於第二疑法中。簡小取大明白權實。使來者不惑。至於道安和尚往生論六卷。懷感法師群疑論七卷。道綽禪師安樂集三卷。慈敏三藏淨土慈悲集三卷。源信禪師淨土集二卷。古今諸師歸心淨域者。或製疏解經。或宗經造論。或隨情釋難。或伽陀讚揚。雖殊途同歸而各陳所見。動盈編帙尋究良難。今統彼百家以三疑收盡。然文出天台止觀非敢臆說。一者疑師。二者疑法。三者疑自。一疑師者。師有二種。一邪外等師。倒惑化人非所承也。二正法之師。復有凡聖因果。凡及因位容有未了。猶清辨謂今彌勒未是遍知。俟龍華道後方復問津。即其事也。今顯示西方令迴向者。唯果佛聖師。釋迦如來及十方諸佛。出廣長舌說誠實言。讚勸往生。更何所惑。二疑法者。佛法有二。一者小乘不了義法。二者大乘了義法。大乘中復有了不了義。今談淨土唯是大乘了義中了義之。法也。且小乘經部括盡貝書。曾無一字讚勸往生他方淨土。故天親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此即明據也。問小彌陀經等。皆說彼國有聲聞弟子。及鼓音王經云。佛母名殊勝妙顏。亦應復有女人。答佛母恐指初降生時。成正覺已國土隨淨。必無女人其母。或轉成男子。如此方龍女。或復命終如悉達母。有人注論引此經文。而云彼土亦有女人者非也。聲聞如觀經疏及十疑論和會。今明大乘復有三種。一者三乘通教。此則門雖通大類狎二乘。又當教菩薩。雖復化他淨佛國土。化畢還同二乘歸於永滅。淨土深理非彼所知。非了義也。二者大乘別教。此明大乘獨菩薩法。雖談實理道後方証因果。不融淨土則理外。修成萬法乃不由心具。雖塵劫修道廣遊佛剎。指彼淨土因果。但是體外方便。斯亦未了。三者佛乘圓教。此教詮旨圓融因果。頓足佛法之妙。過此以往不知所裁也。經曰。十方諦求更無餘乘。唯一佛乘斯之謂與。是則大乘中大乘。了義中了義。十方淨穢卷懷同在於剎那。一念色心羅列遍收於法界。並天真本具非緣起新成。一念既然一塵亦爾。故能一一塵中一切剎。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塵復互周。重重無盡無障礙。一時頓現非隱顯。一切圓成無勝劣。若神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1卷)〖宋 遵式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