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贸易结构变化及中韩贸易发展摘要:韩国贸易结构的调整实现了以贸易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贸易结构的适时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2000年以来韩国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其贸易结构变动的方向和特点,根据中韩贸易的实际情况计算出中韩贸易结合度,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中韩贸易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关键词:贸易结构;产业内贸易指数;劳伦斯指数;贸易合作中图分类号:F753文献标识码:A近些年来,韩国不断优化调整其贸易结构,从发展轻工业和初级产品贸易逐步向重工业一级高科技产业转移。2000年以来,韩国的出口额相比于20世纪60年代增长了1000倍,成功实现了经济腾飞,事实证明韩国贸易额的增长和其对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是分不开的。一、韩国贸易结构变动的指数分析近10年来韩国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调整贸易结构,根据国际贸易产品的SITC分类分析了韩国历年各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情况。0类商品是食品与活动物,从表1可以看出该类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比较弱,国内供给主要靠大量进口,近10年来进口大幅增加。1类商品是饮料和烟类,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韩国不断扩大出口,从2000年的进出口差额在2倍以上,而5年来进出口额不相上下,可见韩国在这类产品中的出口力度正在加大。2类商品为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包括生皮及生毛皮、油籽及含油果实、生橡胶及合成橡胶、木材及纸浆、纺织纤维、天然肥料、金属矿砂等,从表1中可以看出这类产品的进口额逐年大幅度增加。3类商品为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此类产品虽然进出口额逐年增加,但是进口额增加幅度远远大于出口额。4类商品为动、植物油脂及蜡,这三类商品大部分是轻纺制造业与资源加工业的原料来源,表1中可以看出此类产品出口的不多,几乎靠进口来维持国内需求。5类商品为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近10年来进出口不相上下,但是多数年份里是出口大于进口。6类商品为制成品,主要包括轻纺、橡胶、矿冶、金属制品及木材加工品,该类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受纺织工业的带动,竞争力很强。7类商品为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出口额逐年增加。8类商品为杂项制品,包括卫生、水道、供热及照明设备、家具及其零件、旅行用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靴、化学仪器、摄影器材、钟表等,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这类产品的出口额很大,进口相对较小,进出口差额最大。劳伦斯指数(L)可以用来反映贸易结构变化的程度劳伦斯指数值的变化范围从0到1,指数越接近1代表一国的贸易结构变动幅度越大,越接近于0说明贸易结构变化越不明显。公式为:L=(1/2)Zni=lsi,t_si,t-l,其中si,t=xi,t/Zixi,t,即si,t为i产品在t年在一国总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从表2可以看出2⑻5年韩国的贸易结构变动幅度最小,其次是2002年和2008年。2004年韩国的贸易结构变化最大,,。进一步分析可以得知韩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呈波浪形发展趋势,2008年以来结构调整幅度开始增大。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是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有力的工具,能够反映本国生产的一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他国同种产品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综合考虑了进口与出口两个因素,能够反映一国某一产业部
韩国贸易结构变化及中韩贸易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