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场的形成、功能及其发展趋势
周茂清、尹中立
载《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第2期
【内容提要】新三板原是作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三板市场进行股份转
让试点而设立的,然而后来却逐渐成为我国场外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顾
新三板的发展历程,了解其功能及发展趋势,不仅有助于解决高科技中小企业融
资难题,推动全国高科技产业更快发展,对于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具有重要意
义。
【关键词】新三板三板市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周茂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尹中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100732)。
推出新三板,原是为了对三板市场进行一次扩容实验。然而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新三
板却逐渐成为我国场外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向全国推广的态势。回顾新三板
的发展历程,了解其功能及发展趋势,不仅有助于解决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全国
高科技产业更快发展,对于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具有重要意义。
1、什么是“新三板”市场
“新三板”市场指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转让报价系统,是专门为科技园
区的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提供的平台,是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于
2007年9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经证监会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作为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
公司进入三板市场进行股份转让试点。在这之前,三板市场仅限于处理历史遗留的法人股问
题,以及主板市场退市企业的股份流通问题,没有接纳新公司股份“上市”的职能。试点启
动之后,使三板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成为一个全新的市场,与主板的成立、中小板的诞生具
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它不隶属于沪深证券市场的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同时在股份转让模
式上又接近于一些券商提供的股权转让服务,为区别于原来的“三板”,因此被称为“新三
板”。
由于该项试点是一项重要、复杂而艰巨的创新性工作,需要在探索中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于是在试点的选择方面监管当局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的。中国证监会、北京市政府和科技部
等有关部门经过两年多比较、选择,推出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报价转让
试点。这是因为,中关村拥有近两万家高科技企业,2009 年企业总收入达到 12995 亿元,
成为我国经济规模最大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另据深交所的一份分析报告,中关村科技园区符
合中小企业板上市后备资源标准的企业共有 358 家,完全具备上市能力的企业为 182 家,在
国内居领先地位。这说明,中关村科技园区完全具备作为“新三板”试点园区的条件。
同时,新三板与三板市场的原有业务在设立目的、交易方式、上市条件等方面均存在着
实质性的差异。三板市场原定位为 系统挂牌公司,以及沪、深证券交易所的退市
公司在此进行股份转让,股份转让以集合竞价的方式配对撮合,股份转让价格实行 5%的涨
跌幅限制。而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进入三板进行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主要目的是为解决高科技
企业原始投资的退出通道问题,为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培养上市资源。其交易方式是买卖双方
向主报券商报价,之后买卖双方直接交易,不设涨跌幅。
2、新三板的发展
在开办初期,园区企业和投资者对新三板的认同度较低,最初两年,主动挂牌的企
“新三板” 市场的形成, 功能及其发展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