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主讲:李兴荣校长、高级讲师单位:遂溪县教师进修学校2010年5月专题一、理论篇一、道德:(一)道德的含义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的评价标准:善、恶。如何理解:包含三层意义:第一、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的,规定了人们在这些关系中的行为标准和准则。第二、它综合运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把自身心理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它对人们行为的高速是通过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说服教育,而不是依靠强制力量来实现的。第三,道德不是以违法与合法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而是以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区分社会生活的好与坏、道德与不道德的。(二)、道德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三)、::①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能动作(正推动、反障碍)②道德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性质③人们的道德精神面貌对社会生产具有能动(四)、道德评价:道德评价的标准:善恶观念弄清几个概念的关系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ABC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行为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二、教师职业道德:爱因斯坦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任务是为人师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德具有软、广、深、情、稳、俗等特点:??道德的功能社会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个体功能:启智功能、协调功能、心理保健功能、情感慰藉功能、导向(人生或价值)功能、价值升华功能(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人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只要有人和人的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第二,同其他职业行为一样,教师行为规范也有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两种。技术规范侧重于职业操作的方式、程序等等,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而道德规范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例如:一般理论文化考试60分为合格。考车牌的理论考90分为合格过关。供电局的职业技能考试100分才关过关。第三,从教师的行为方式看,教师行为活动的职业意义与道德意义是交织在一起的,或者说,教师的“做事”与“做人”、教书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境界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劳动工具。(二)教师职业的特点P4―61、全面性和复杂性2、独立性和创造性3、长期性和规范性4、价值体观的迟效性和间接性5、社会性和成果的集成性教师劳动实行包干制(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P7―101、教育性2、自觉性3、榜样性4、继承性??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从教育的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师德具有导向性。??教育是四化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因而师德具有瞻性、基础性和超前性。??师德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要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教师要率先树立远大理想……体现高尚境界。??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1、教育功能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缴励作用。教师文明的言读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2、调节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3、修养功能4、促进功能??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保远的影响??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1、教师职业理想:其要求: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一切为了学生2、教师职业责任:其要求:无私奉献3、教师职业态度其要求: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4、教师职业纪律:其要求:遵纪守法5、教师职业技能其要求: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通于创新6、教师职业良心其要求: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是良心工程7、教师职业作风:其要求:平等待人、有教无类8、教师职业荣誉:其要求:具有高尚的团结协作精神??简单介绍师德规范的体系及层次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1、含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