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入库流程分析生产入库流程作为生产部门的结尾流程,在生产管理上显得尤其的重要。在实际管理中,可能生产部门没有把生产管理的重点放在入库的相关作业上,但是,对于ERP系统来说,入库作业的重要性用户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因为入库作业中有很多控制的动作,用来对生产管理最后审查。若在这个环节中,不能查出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话,则在后续的环节中,跟难发现问题所在了。所以,生产入库流程作为生产管理的最后检验环节,其重要性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一般来说,生产入库流程,会进行如下的控制。一是生产完成的产品,是否要进行入库前的检验?也就是说,生产完成的产品是直接入库呢,还是必须要由检验部门检验以后,才能入库。二是完工入库时,是否要核对生产订单。核对生产订单的用途,主要有二。一是核对这张生产订单的料有没有发齐,有没有订单之间相互挪料的情况发生。二是看是否有前置单据,看生产部分是否是无单生产。三是要解决自动扣料的问题。有些连续性材料,如PVC材料,一般由于包装数量的限制,所以不都是按照标准使用量来领料。而是直接按包领出去,等到生产完工后,再统计具体的使用量。这个任务ERP系统也是在入库的时候完成的。入库流程主要解决上面这三个问题。下面,我将结合一个客户的实际流程,来具体讲述一些,在ERP系统中是如何实现上面三方面的需求的。第一步:生产部门根据生产情况生成生产入库单。生产部门根据当日的实际生产情况,生成生产入库单。不同的企业,生成生产入库单的方式不同。如有些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企业,在一天的时间内,可能会完工很多张定单的产品。针对这种情况,比较合理的方式就是一天入一次货。若每完成一张生产定单,就入一次货的话,则有的企业一天的话要入四到五次。如此的话,企业还不得不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入库、检验、收货,这么做的话,工作效率不高。我也遇到过类似情形的客户,他们的做法是每天下班前一个小时入一次。如此的话,不会对正产的生产产生太多的影响。这种情况的话,入库单也没有必要一张生产定单生成一张入库单。而是多张生产定单的内容在一张入库单上显示。相反,若客户不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一天可能平均只完成一张到两张生产定单的话,为了管理的方便,那最好还上完成后马上进行入库的流程。从ERP系统的角度来讲,就是一张生产定单生成一张入库单。无论是一张生产定单对应一张入库单的作业方式,还是几张生产定单对于一张入库单的处理方式,要强调的一点就是,都要跟生产定单对应起来。只有如此,在入库单完成的时候,系统才会去核对生产定单信息,看看入库数量跟生产定单的生产数量是否一致,入的产品是否准确。若没有跟生产定单对应起来的话,那系统就无法判断入库情况是否准确,若用户一不小心输错了产品编号或者入库数量的话,系统也不能给出提示。操作提示: 1、在入库单单据管理上,最好选择入库单必须要有原始单据。如此的话,就可以强制用户在输入入库单的时候,必须要输入生产定单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个控制,可以提高单据录入的准确性。 2、在创建入库单时,最好能够利用“根据生产定单生成入库单”流程自动生成入库单。一方面,这个流程可以保证在入库单上都有对应的生产定单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入库单的准确率方面也是一个保障。第二步:入库检验流程。若用户没有购买检验流程模块,但是,又必须要求运行生产入库前检验流程的话,有一个折中的处理方法。如在入库单打印格式上,专门设置一个检验人员签字的地方。仓库人员在收货的时候,首先要看检验人员签字处有没有检验人员签字,若没有人签字的话,他们就拒绝该批产品入库;若有人签字的话,就可以点收数量入库。这是一个折中的处理方式,虽然没有系统处理那么严格,但是,对于一般的企业,也是够用了。若用户需要对这个检验流程也能通过系统进行强制管理的话,则就要购买质量管理模块。当在系统初始化设置的时候,要求进行入库前检验的话,则生产人员在录库单审核后,不会马上在仓库模块中反映出来。而是在质量检验模块中,会收到一张入库单的检验通知单。质量检验人员根据这张检验通知单对完成产品进行检验。操作提示: 1、我这个产品到底要求检验哪些项目呢?只是检验外包装箱的标签、麦头、外观,还是要进行开箱检验。这些都可以通过预先的定义。如此的话,在检验通知单上就会显示要检验的具体项目。因为企业不同类型的产品,可能检验的重点不同。有的贴牌式生产的话,对于标签的检验比较重视,而有的玻璃制品的话,可能对于其中的包装方式,特别是填充物的检验比较重视。所以,在入库检验的过程之中,到底需要检验哪些内容,都可以事先定义。如此的话,在检验通知单上,就会显示相关的检验内容。检验人员在检验的时候,也能够对号入座。 2、企业可能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入库前检验。有些企业的话,入库前检验只限于首批生产的产品,或者出现质量投诉后的下一次生产。这都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设置。如在系统设置的
业务流程流程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