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枸杞传说2.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相传战国时,在秦国境内黄河南岸,有一青年农夫,乳名狗子,以农耕为业,娶妻杞氏,杞氏勤而贤惠,夫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奉养老母,倒也勉强度日。时秦吞并六国,倾国之男丁,拓疆征战,狗子被召戍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狗子戍边归来,已是满脸须发。路见家乡正闹饥荒,田园荒芜,路人讨吃,饿殍遍地,众乡邻面带菜色,孩子嗷嗷待哺,狗子甚为惶恐,不知老母与妻子现状如何。到家,见老母发丝如银,神采奕奕,妻子面色红润,不像路人饥饿之状,甚为惊讶。谓妻曰:“路见乡邻皆饥,唯母与尔饱满,何也?”妻对曰:“尔从军后,吾终日劳作,勉为生计,去今之年,蝗灾涝害,颗粒无收,吾采山间红果与母充饥,方免其饿。”其母曰:“吾若非尔媳采红果食之,命已殒矣!”狗子喜泣,对妻更为敬之。邻人闻之,争相采食,谓之“狗杞氏”。后人发觉狗妻杞氏所采山间红果有滋阴、补血、养肺、健胃之功效,民间医生采之入药,改其名为枸杞子。枸杞长寿故事二相传蓬莱县南丘村各家各户都种有枸杞,村里人多长寿,活到一百岁的老人就有十几个,县令得知此事报到皇宫,皇帝叫人送匾,称此村为“长寿村”。宁徽宗时,顺州筑城,民工们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立即献入宫中,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岁枸杞。又传唐代润州有个开元寺,寺里有一口井,井旁长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盘结粗壮,寺里人饮此井水,人人面色红润,至八十而头不白、齿不掉。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为此做《枸杞井》一诗,诗中说: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石,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据说有一天,丝绸之路来了一帮西域商贾,傍晚在客栈住宿,见有一女子斥责一老者。商人上前责问:“你何故这般打骂老人?”那女子道:“我训自己的孙子,与你何干?”闻者皆大吃一惊。原来,此女子已200多岁,老汉也已是九旬之人。他受责打是因为不肯遵守族规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两眼昏花。商人惊诧之余忙向女寿星讨教高寿的秘诀?女寿星见使者一片真诚,便告诉他自己四季服用枸杞。后来枸杞传入中东和西方,被那里的人誉为东方神草。也有另外一种相似的说法,相传在北宋年间,某日有位朝廷使者在途中见一位年约十六七岁的姑娘,手执竹竿正在追打一个白发苍苍、弓腰驼背八九十岁的老翁。使者拦住那姑娘责问为何这样对待老人,那姑娘回答:“这人是我的曾孙儿”。使者惊道:“那你为何要打他呢?”答曰:“家有良药他不肯服食,年纪轻轻就这样老态龙钟的,头发也白了,牙齿也掉光了,就因为这个,我才要教训他。”使者好奇地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姑娘应声说:“我今年已有372岁了!”使者听后更加惊异,忙问有什么方法得到高寿的呢?姑娘说,我没有什么神秘方法,只是常年服用了一种叫枸杞子的药。使者听罢,急忙记录下来,相传至今。枸杞长寿故事四也有另外一种相似的说法,相传在北宋年间,有一书生体弱多病,到终南山寻仙求道,在山中转了好几天,也没有见到神仙踪影。正烦恼间,忽见一年轻女子正在痛骂责打一年迈妇人,赶忙上前劝阻,并指责那年轻女子违背尊老之道。那女子听了,嗬嗬笑道:“你当她是我什么人?她是我的小儿媳妇。”书生不信,转问那老妇,老妇答道:“千真万确,她是我的婆婆,今年92岁了,我是她第七个儿子的媳妇,今年快五十了。”书生看来看去,怎么也不像,遂追问缘由。那婆婆说:“我是一年四季以枸

枸杞传说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yst8776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2-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