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什么是刮研.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什么是刮研?刮研是指用刮刀以人工方法修整工件表面形状、粗糙度等,叫刮研。通常机床的导轨、拖板,滑动轴承的轴瓦都是用刮研的方法作精加工而成的。轴承刮研法在轴承中是一项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刮研前,应仔细检查轴颈是否光滑,是否有锈蚀、碰伤等缺陷,如有应先设法消除;然后,检查轴颈和轴的接触情况,检查方法,在轴径上涂上薄薄一层显示剂(如红丹粉、红倩油等),接着将轴颈装于轴承内,用手向正反方向转动两三转,将轴取出,检查轴承上着色点的分布情况,如果着色点分布不正常或根本转不动,才能着手刮研。刮研时,不仅要使接触点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还要使侧间隙和接触角达到技术要求。一般先研接触点,同时也照顾接触角,最后再刮侧间隙。但是,接触部分与非接触部分不应有明显的界限,用手指擦抹轴承表面时,应觉察不出痕迹。刮研时,应根据情况,采取先重后轻、刮重留轻、刮大留小的原则。开始几次,手可以重一些,多刮去一些金属,以便较快地达到较好的接触。当接触区达到50%时,就应该轻刮。每刮完一次,将瓦面擦净,再将显示剂涂在轴颈上校核检查,再根据接触情况进行刮研,直到符合技术要求为止。刮研检查可以使用显示剂,但对接触点要求很高的精密轴承,刮研的最后阶段不能使用显示剂。因为,涂显示剂后,轴承上的着色点过大,不易判断实际接触情况。此时,可将轴颈擦净,直接放在轴承内校核,然后将轴取出,可以看出轴承上的亮点,即为接触点。再对亮点进行刮研,直到符合技术要求为止。开油槽要靠经验,但主要是掌握原则: A、水平安装轴承油槽开半周,不要延伸到承载区,全周油槽应开在靠近轴承端部处。 B、油槽开在非承载区,否则会降低油膜的承载能力;C、润滑油应从油膜压力最小处输入轴承; D、油槽轴向不能开通,以免油从油槽端部大量流失;另外,在轴瓦顶部开进油孔,油槽可围绕进油孔为中心,开宽度与孔径相等的油槽,形状可采取“一”字形、“×”字形、“王”字形刮研平面用于未淬火的工件,它可使两个平面之间达到紧密接触,能获得较高的形状和位置精度,加工精度可达IT7级以上,~。刮研后的平面能形成具有润滑油膜的滑动面,因此能减少相对运动表面间的磨损和增强零件接合面间的接触刚度。刮研表面质量是用单位面积上接触点的数目来评定的,粗刮为1~2点/cm2,半精刮为2~3点/cm2,精刮为3~4点/cm2。刮研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但刮研所需设备简单,生产准备时间短,刮研力小,发热小,变形小,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高。此法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及维修工作中。刮和研是两种手工修整工件外形及表面粗糙度、圆度等的钳工工艺。刮:即用三棱刮刀的利刃去掉工件表面的凸点,使工件表面光滑。一般用于轴瓦、缸套等内圆修整方面。研:即研磨,研磨不仅可以去掉工件表面的凸点使工件表面光滑,而且可修整工件的外形,锉刀和砂纸是常用工具,一般用于车床导轨、轴的外径等的表面修整。刮研工艺方法刮研维修2010-04-1912:39:31阅读40评论1字号:大中小订阅刮研是平面光整加工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值,提高接触精度和几何精度,从而提高机床的配合刚度、润滑性能、机械效益和使用寿命,也是仅用平面磨床和导轨磨床加工难以达到的,高档机床设备所必需的加工工艺。所谓“刮研”,是刮削和研磨两个工序的结合。即平面刮削——研磨显示,再平面刮削——再研磨显示,如此往复,交替

什么是刮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8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2-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