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村镇初级中学“五环节”学生学案八年级思品学科课题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编制人李秀萍审核人授课人备课时间2月23日上课时间集体备课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2、明确公民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名誉权的行为。提高依法维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懂得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名誉。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教学重点: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教学难点:依法维护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学习过程预习自学:知识储备:1、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所应有的最起码的()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的权利。(背会)2、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 )权、( )权、( )权、( )权。3、()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4、()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个案补充学习过程基础知识从评选活动谈个人名誉(8分钟)品行表现评价所用的词名誉优良好的名誉不良坏的名誉2、联系实际想一想名誉对一个人会有什么影响?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案例分析——君子动口不动手也违法吗?(13分)小张和小林是同班同学,有一天小林自修课吵闹,被小张记下后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小林怀恨在心,想寻机报复。碍于面子他既不敢和小张正面吵,又怕打架受处分,终于想了一个操作简单的万全之策:在网上臭骂小张。小林骂得解气,越骂越过瘾,可第二天小张难过了,面对同学们的指指点点,他是有口难辩,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最终请病假在家休息。小林还得意的说:“我君子动口不动手,骂死了也不犯法。”讨论:1、小林的做法和说法对吗?为什么?2、如果你是法官,对这件事该如何判决?3、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结合教材P38—39的知识,把有关内容填入下表:,2.()行为3学生展示,师生点评:重点题:,分析这些行为分别侵犯了公民的哪一权利。图1:看看女儿在日记中写些什么……答:图2:“货”从楼降?!答:图3:凭什么搜查我?答:图4:班长,对不起,昨天我迟到写检查,用了你的名字。答:图5:如此集邮!答:拓展题:当堂检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当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来维护自身权利反思学习:总结自己本节课掌握的知识并提出新的问题:后村镇初级中学“五环节”学生学案八年级思品学科课题肖像和姓名种种的权利编制人李秀萍审核人授课人备课时间2月23日上课时间集体备课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事例分析的过程中,:树立人格独立意识,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知识储备:1、什么是肖像权?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有哪些? 2、什么是姓名权?侵犯公民姓名权的行为有哪些? 基础知识1、隐私是指 。2、隐私权是指
八思品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