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护理课件-中医适宜技术培训.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针灸疗法
所谓针灸:就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经络基本概念—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径也”;有路径的含义,是较粗大的干线,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网也”;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
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肺、心包、心”;
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
足三阳经“胃、胆、膀胱”;
足三阴经“脾、肝、肾”;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它们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
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经气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奇经八脉—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
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 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 故称奇经。
治疗作用
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
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一)针刺技术
是各种不同针具的操作技术方法,简称针法,其中有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等。
得气针刺时患者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或这种感应的传导,术者感觉针下沉紧,叫做“得气”。得气与否直接关系着针刺效果。

其技术方法可分为毫针刺法和针刺手法两大部分。
、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是除毫针
之外,目前针灸临床主要使用的工具。如三棱针可以放血、挑刺;皮肤针可以叩刺皮肤;皮内针为埋针的针具,有延长刺激效应的作用;火针是用火烧红针尖,刺入腧穴,对痹证、痿症和一些皮肤病(如痣、疣)有特殊治疗作用;芒针深刺经脉腧穴,有透穴强刺激的作用性质。由于针具针法各不相同,在主治范围和作用原理上也有相应区别,可以弥补毫针单一针具的不足,在临床上应当辨证施术。
(二)灸法技术
灸法,又称灸,攻法,火法。《说文解字》指出:“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可见灸法是一种用艾火持续薰灼治疗疾病的方法。施灸的材料除了艾绒之外,还有桑枝、灯草等非艾材料。施灸的方法多种多样。

中医护理课件-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