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鉴赏论文之秦腔中的情感意蕴2014301284俱雅芳通过这一学期戏曲鉴赏课的学习,我对戏曲的了解逐渐加深了,对戏曲的起源、种类和社会地位的发展和变迁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也从不同种类的经典选段中领略到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和无边魅力。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等。但在众多戏种中,我还是得说说我血液中的戏曲——秦腔。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与凤翔。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家在宝鸡地区,所以打小就耳濡目染,秦腔一直植根于我的生活和教育中。以前不喜欢听秦腔,觉得它不如京剧那么气度雍容,不如昆曲那么雅致唯美,不如黄梅戏那么朗朗上口,但是随着慢慢长大,逐渐懂得更多人情世故、世事纷杂,逐渐能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陪着长辈看完一折戏的时候,我发现了秦腔独特的美感,而这种美感更多来自唱腔与情感的结合。秦腔唱腔腔均在板式中进行。以其调性特征区分有“欢音”和“苦音”两类腔调,从而丰富了调式的色彩。无论在旋律的进行以及表现情绪方面这两种腔调均有十分明显的色彩差异。特别是苦音,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旋律深沉、浑厚、高亢、激昂、长于表现悲哀、痛伤、怀念、凄凉等感情,而欢音则为欢快、明朗、刚健有力、长于表现喜悦、欢快、跳荡和爽朗的感情。“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气为之动荡”,正是秦腔表演的特色。《铡美案》是秦腔唱段流传最广的传统戏之一,尤其里边的《杀庙》、《三对面》最能体现秦腔剧种粗犷豪放的特色。《杀庙》唱段,将秦香莲千辛万苦找到丈夫后被无情驱赶的辛酸欲绝,得知丈夫派韩琪来杀母子三人的愤怒气绝和最后一刀两断誓要报仇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段唱词中,秦香莲的人物性格被塑造的更加丰满,一个封建社会贤德女人被抛弃的悲苦宿命,被负心丈夫赶尽杀绝的痛苦,保全子女的慈母形象,势要雪恨的坚决贞烈,复杂的感情互相交织,让人听来不禁又同情又敬佩万分。《鬼怨》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处小旦折子戏,出自《游西湖》,讲述了美丽善良的女子李慧娘,与正直的学士裴瑞卿之间产生了坚贞不渝的爱情,遭到奸相贾似道的残害,慧娘玉陨香消,然而爱恨之心未泯,冤魂在荒郊旷野飘荡的故事。《鬼怨》正是慧娘哭泣、控诉、奋争的一场戏。乐声以慢板起,徐徐铺开悲怨的气氛,首句词“怨气腾腾三千丈,屈死的冤魂怒满腔”语调凄长,如泣如诉,悲愤难平。又哀婉痛哭心心念念日夜思裴郎,“可怜我青春把命丧,咬牙切齿恨平章。阴魂不散心惆怅,口口声声念裴郎”。“红梅花下永难忘,西湖船边诉衷肠。一身虽死心向往,此情不灭坚如钢”此句最是能表现慧娘对爱情的坚贞,花腔百转,直听得人酸泪两行,不能自已。从“钢刀把我的头首断,断不了我一心一意爱裴郎”起,板胡和二胡节奏渐快,人物情绪激昂,高声呐喊为什么,为什么佳眷离散,生死相隔,为什么孤魂无依,凄凄惨惨,为什么人间悲苦,有情人终不能相守。“恨只恨阴阳难聚鸿沟挡,咫尺天涯各一方”。对苍天不公,奸人横行的
戏曲鉴赏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