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戴望舒《雨巷》教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雨巷》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情境美3、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象分析2、诗人的思想感情3、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诗歌的象征意味教学方法:诵读法、感悟法、启发式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话题引入(3min)师:这几天呢老是下雨,之前也有同学在周记中提到说她讨厌雨天,曾经呢我也特别讨厌下雨,但是后来我读到一首诗和听了一首歌,让我从此爱上了雨天,让我领略到了雨天不同于晴日别样的美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跟着诗人戴望舒的脚步一起走进江南的雨巷,感受其中别样的美丽。(PPT展示诗人相关资料)二、整体感知(7min)1、老师范读,掌握诵读技巧(明确:舒缓低沉、回环往复)2、学生齐读,感知感情基调(明确:哀怨惆怅)三、深入探究1、分析诗歌意象和象征意味(20min)(明确: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姑娘)2、把握诗人感情(10min)(明确:失恋的痛苦;政治的失意)第二课时3、体会诗歌之美(10min)(明确:朦胧之美、空灵之美、忧伤之美)4、学习艺术手法(15min)(明确:音节韵律之美、词句的复沓重叠、古典意象的化用、象征手法)四、延伸拓展1、音乐欣赏(5min)2、学生朗诵(10min)

戴望舒《雨巷》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