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年思想家评选谈起: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新华网2003-02-14)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从千年思想家评选谈起: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新华社编者按:为深入学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理论界近百位专家学者,撰写了《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一书,准确反映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紧紧围绕干部群众在学习十六大精神过程中迫切需要回答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社从今天起在《新华社信箱·25个理论问题》专栏中陆续播发此书的内容。 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得票高居榜首者是马克思。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呢?这是因为马克思所创立的理论是科学的,它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是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根本要坚持祖宗不能丢毛泽东说过这样的话:“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改革开放后,面对一些人的“信仰危机”,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丢”。一个执政党若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严格以事实为依据,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这个“老祖宗”不能丢,原因就在这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人民长期艰难探索而作出的正确抉择。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许许多多先进分子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可谓前赴后继,百折不挠。他们把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义都拿来试过,却无一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中国的前途命运,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从而引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100多年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一个客观事实: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和我们的民族就有了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历久弥真。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今天,我们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更加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来观察当代中国,观察当代世界,来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实践无止境创新不停步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就是说每天都有新气象。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作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必然顺应实践变化,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在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
马克思 千年思想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