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汤河公园生态+设计在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自然河道的渠化和硬化以及“美化”运动在中国大小城市中方兴未艾,这是一种悲哀,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河流改造和利用方式。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和植被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痕迹,同时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要,创造一种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方案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入一条以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红飘带——中国生态基础设施的典范所谓“红飘带”其实就是秦皇岛汤河公园里的一处景观,汤河公园处于该市城乡接合部,原来由于城乡规划没有统一,虽然周边林地茂密、生态盎然,却一直是一块脏、乱、差的无人问津之地,后来在设计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并引入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长达500米的“红色飘带”,整合了包括步道、座椅、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展示、灯光等多种功能和设施,使这一昔日令路人掩鼻绕道、有安全隐患、可达性极差的城郊荒地和垃圾场,变成了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游憩地和生态绿廊。项目区位及背景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滨海旅游城市,汤河位于秦皇岛市区西部,因其上游有汤泉而得名。本项目位于海港区西北,汤河的下游河段两岸,北起北环路海阳桥、南至黄河道港城大街桥,该段长约1公里左右,设计范围总面积约20公顷。汤河为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场地的下游有一防潮蓄水闸,建于60-70年代,拦蓄上游来水并向市区水厂供水,高水位时又能及时宣泄洪水,所以本设计河段水位标高较为稳定。场地特征场地有以下几大特征,它们为设计提出了挑战和机会: ——良好的自然禀赋:由于上游的山地和下游的防潮蓄水闸,使本地段内的水位保持恒定,水质清澈,是秦皇岛市的一个水源地;设计地段内除部分被破坏和被占用地段外,两岸植被茂密,水生和湿生植物茂盛,主要以菱角、菖蒲和芦苇为主;东岸的乡土乔木尤其壮观,主要有杨、柳、刺槐,许多柳树甚至长在水中;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在此栖息。——“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污水流向河中,威胁水源卫生;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包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农用民房、皮划艇服务用房、汤河苗圃用房、水塔、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等,大部分遗留构筑物外立面有破损、陈旧,有些已废弃不用,部分河岸坍塌严重。——使用需求压力:开发前这一地带的利用比较复杂,一方面当地居民和村民继续以原有方式使用,如放牧;同时,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和缺乏管理,场地被低劣的餐馆、废品收购等使用方使所青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游泳、垂钓、体育锻炼、猎采,等。所以,及时的规范和引导显得非常重要。——安全隐患和可达性差:场地虽然在城市主干道边上,对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可达性差,可使用性差;同时,由于人流复杂,空间无序,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死角,场地对城市居民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开发压力:沿河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房地产开发,城市扩张正在胁迫汤河,渠化和硬化危险迫近。就在场地的下游河段,两岸已经建成住宅,随之,河道被花岗岩和水泥硬化,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大量的广场和硬地铺装、人工的雕
秦皇岛汤河公园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