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筑起国家大厦-《大国崛起》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筑起国家大厦-----《大国崛起》观后感 何以堪称泱泱大国?一百多年前,旧中国曾自居过。而《大国崛起告诉我们,真正大国建立,是耐力与实力的结合,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历练。强国好比一幢大厦,须用用基石、建材、混凝土等来支撑整个框架。因此,筑起国家大厦必不可少得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经济基础,二是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政治文化影响体现经济,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是对上面说法的最好解释。在历史长河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这九个世界大国相继崛起,走在了历史的最前端,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以西班牙与葡萄牙作为先例,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当时,商贸往来频繁,经济中心从地中海周围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接着,天时地利的荷兰成为海上霸主,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历史的河流滚滚来,人类已经无法阻挡它的趋势。然后就有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现代国家模式,有了法国的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爆发,有了俄国与苏联的更替,有了德国的帝国主义、分裂与统一,有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与帝国梦,有了美国南北战争与世界霸主的诞生。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向前发展,也应验了“物竞天择,自然选择”这一科学说法。从中我们总结出一条普遍性规律,国家强盛首先要经济发达,这是基础性因素,而政治也对经济有一定的反作用。像英国和美国,因为进行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才会催发对政治文化的革命。革命不等同于改革,不是对政治法律的小修小补,而是大动干戈,来一场改头换面的洗礼。同时这些革命也必须符合历史潮流,后来才会有英国的君主立宪开创的现代化先河和美国那自由民主的共和制。俄国虽然废除了农奴制,而苏联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可是仍是强国链条上薄弱的环节,经济发展与世界不能同步,最终政治动荡,国家分裂,成为今天的俄罗斯,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更替为资本主义的模式。政治局势的巨变让现在的俄罗斯处于尴尬位置,不强不弱,影响力大不如以前“苏美争霸”的时期。目光再从世界转移到自己国家上面,用理性的态度去剖析。曾经的我们也有令人引以为傲、拱手奉承的天朝之国,诸国拜倒天子脚下,俯首称臣。春秋五霸,盛世唐朝,天之骄国,我们沉浸在荣耀中无法自拔。即便是走到穷途末路那一刻,国家还是自诩“泱泱大国”。当国家无视世界举国盛宴时,外寇用坚枪炮火轰开了中国大门;当天子还在信奉“皇权至上”时,欧美已经革命爆发,蓄势待发,改变历史;当农民还在面朝土背朝天耕耘,饥肠辘辘时,外面已经满布工业的硝烟……中国早已被世界抛在脑后,等待着弱肉强食,任人宰割的局势。中国的落后挨打,也是必然趋势。上下五千年,“农业大国”的美誉让官民一时失去了方向,衍生出“以农为本”,“农本商末”的思想,所以代代经济政策中都有“重农抑商”的体现。男耕

筑起国家大厦-《大国崛起》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