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有《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作者简介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途径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写作背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到达,登上水波动荡的样子sǒngzhì耸立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这里指银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水波荡漾,山岛高高地耸立。翻译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萧瑟的秋风,波澜壮阔的海水不断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的运行,好象出现在这大海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星光灿烂,好像也出没在这大海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太值得庆幸了,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心情与志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观海的地点,以“观”,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是静态,次写“洪波”,又回到了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都是写实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抒写了诗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这是虚写的部分。
《观沧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