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乌衣巷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古诗.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乌衣巷乌衣巷位于夫子庙南,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后为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到了中唐,诗人刘禹锡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足见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南宋时期,建康城曾一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繁盛,民殷物阜”。人们又在倾圮的王、谢故居上重建“来燕堂”。其址在乌衣巷东,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士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胜地。目前这里是一小狭窄的小街,住的依然是“寻常百姓家”,只是小街两侧的铺面房都开成了民间工艺品店,中外游人在此可以观赏和购买到各类工艺品。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乌衣巷:在南京,晋代的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3、寻常:平常。4、旧时:晋代。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译文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联想到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再想到如今这里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不由得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际上寓情于景,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诗意: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的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这首诗指出了潮汐涨落的规律和巨大力量,潮汐不断冲击着海岸,使海岸不断发生变迁。尽管这种变化不易测量,但洪涛变平野,大海成桑田却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

乌衣巷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古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1.48 MB
  • 时间2019-0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