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魏孝文帝改革.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三小组亲情奉献改革背景必要性:(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分裂割据局面。(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中原比较先进。(4)鲜卑贵族早期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社会动荡,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危,必须做出抉择。2、可能性: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精通汉文化)二、改革内容1、实行均田制(1)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2)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3)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税,承担徭役和兵役,主要土地只准使用不准买卖。(露田归国家所有,归还,不能买卖;桑田归农民所有,不还,可买卖。)(4)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5)作用::官吏得到公田,地主原有土地不变,统治阶级的利益得到保障。:不准买卖土地、公开授田的规定,限制土地兼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均田制对后代田制有很大影响,为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6)局限性: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可能抑制土地兼并。整顿吏治(1)原因:吏治腐败,影响经济收入,激化阶级矛盾(2)内容:官吏任期考核制;严惩贪赃枉法;俸禄制。(3)影响:吏治改善,缓和阶级、民族矛盾 ;农民负担减轻,有利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迁都洛阳(1)原因:平城洛阳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偏僻,水旱易发,交通不便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经济产粮有限,不足承载发展需要农业发达;政治保守势力强大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军事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利于控制中原历史北魏定都近100年众多汉族王朝先后建都目的:推动改革的深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方式:借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意义:;;,使中华文明进一步发展。移风易俗特点:孝文帝亲自主持,以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为目的内容: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意义:。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改革特点:1、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具有历史必然性,顺应时代潮流,且具有策略性。3、与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分不开。4、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进行的。5、推动北魏政权的三化(封建化、汉化、农业化)。四、改革性质: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一场封建化改革。五、改革影响:1、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洛阳繁盛,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3、加快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北方内迁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局面。4、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5、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改革成功的原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内容全面,;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冯太后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六、从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中得到的认识:1、

北魏孝文帝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