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的首要责任在家庭.doc:..养成教育的首要责任在家庭(关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4年3月23日)而养成教育就是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和习得过程,这也是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责任。养成教育具有早期性特点,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从人的心理发展、接受教育的效果、人的社会化历程等多个不同的角度都承认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关键期的存在。研究者们曾以大量的研究成杲和典型的实例说明了一旦错过某个关键期,人的某些特质就不能得到应冇的发展而成为终身的遗憾。养成教育伴随着人的生命降临于世,在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的同时就开始了。在孩子成长过程屮,不断熏染他的意识、锻炼他的思想、激发他的情感和情绪、发展他的能力、形成他的习惯,在他生命的最初阶段打下深深的家庭教育烙印。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起的,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耍从小养成。外国有句话说:'开始做得好,一半做到了'。中国贤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养成,莫不由'渐'而来。做人是顶难的,一定要从小就加以训练,养成种种优良习惯和态度,在小孩子吋代已经受了良好的教育,到青年的时候,自然口J以减少许多问题。'慎始则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陶行知、黄炎培、徐特立、陈鹤琴教育文选》,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06页。)也就是说,在一个人出生之后,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家庭就已经开始了对他的养成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未成年阶段,而在未成年阶段,养成教育始门幼儿,对其影响最早的是家庭的教育。养成教育涉及到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是最全面的教育。养成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培养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在做人方面文明礼貌、为人处世、遵纪守法约束自我的习惯;在智能发展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求知探索的习惯;在身休素质方面,卫生习惯、饮食起居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在审美方面,辨别是非、良莠、美丑的习惯;在劳动方面,生活自理、分担家务、热心公益的习惯等等。养成教育注重从行为习惯的训练入手,全面提高未成年人适应未來社会需要的素质。而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的、融于各个教育坏节的过程,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家庭的作用。人来到世上,就有温饱的需求,但无获取衣食的本领,适应环境的能力甚至不如动物。在这时,需要家庭给其多方面的照料,离开家庭,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自我服务的本领就很难培养;家庭作为初级的社会群体,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场所,家庭生活规范便是个体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年幼者以家庭中的长者的言行为认同对象,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人格,并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屮,学会调节与他人的关系,进而逐渐形成约束自身社会行为的信念、习惯与规范,调整个人与团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随着个体社会化的进展,家庭教育内容也进一步丰富。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等方面,父母以自身的
养成教育的首要责任在家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