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近代史 轩轩.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近代史绪言一、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断线与特点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起到1949年止。以1919年为界,又把近代史分为两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现在讲的近代史是指前期,习惯上仍称为中国近代史。2、中国近代的特点近代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变”,是一个转型期,这个转型,包括方方面面:(1)经济上:自然经济被破坏,民族资本强大起来,在社会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2)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渐被抛弃,民主制度成为中国人的新追求。(3)军事上:旧有军事力量被淘汰,军事现代化进展迅速。(4)外交上:新式外交出现,帝国主义对中国影响巨大。(5)思想文化:逐渐西化。3、中国近代经济形态有帝国主义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官僚资本主义所有制、民族资本主义所有制、个体小生产者所有制。4、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及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同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勾结,压迫奴役中国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近代的一切事变都是在这两种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5、中国革命的对象外来侵略势力,本国落后势力。6、中国革命的动力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近代前期还没有一个阶级独立地登上历史舞台,后来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动力。二、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鸦片战争: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应注意三元里抗英、第一批睁眼开世界的先进中等条约及其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农民战争的高峰。洪秀全、洪仁玕向西方学习的问题。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反帝,客观上也反封建,但对它有争论。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历史经验、教训很重要。第一章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内容研究回顾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第二节清政府的禁烟运动第三节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第四节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2、法国:法国大革命3、美国:独立战争4、俄国:“世界宪兵”(二)西方列强在中国周边地区的殖民扩张:1、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剧了殖民掠夺。马克思:“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原料、市场。《共产党宣言》:用商品的重炮,轰倒一切古老的万里长城。2、列强在中国周边地区的殖民扩张:(1)南亚:英(2)印度支那:法(3)乌拉尔山以东地区:俄二、清朝统治的衰落(一)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增长,但封建制度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二)统治危机出现:16世纪西方人初至,中国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康乾盛世”。中国历史上的盛衰循环与西方的威胁,双重危机。1、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分化悬殊;2、人口过速增长,造成严重社会问题;3、吏治腐败,武备废弛;4、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反抗斗争不断;(三)“闭关自守”政策:1、清王朝与西方殖民势力的接触:(1)朝贡贸易体系:(2)与西方殖民势力的接触:“礼仪之争”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1816年,亚美士德访华;2、“闭关”政策的起源和演变:(1)明代:朱元璋,“不许寸板下海”;郑和下西洋;倭寇,“海禁”(2)清代:·顺治十三年(1656)开始,“禁海令”、“迁海令”;·康熙二十四年(1685),四关贸易(广东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苏云台山);·乾隆二十二年(1757),广州一口贸易,粤海关监督,由内务府授权。“公行制度”。3、公行制度——“十三行”创立的时间及其职能:(1)创立的时间:1686年;(2)职能:公行既是中外商人联系的中介,又是清政府与外商联系的中介。它既具有商业的职能,又具有政治、外交的职能。1、承销外商的进口货物,并为之购出口货物;2、划定出口货物的价格;3、经手交纳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税;4、照管外商的生活,并监督其行动;5、居间传达清政府对外商的指令及外商向清官方的提出的意见、禀贴,具体经办清政府的对外商的一切联系事宜。当时限制外商活动的若干规定:·外商到广州,须住在为之特别建造的夷馆,不得任意外出闲逛,也不许中国民人接触夷馆;·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1831年宣布撤消);·不准外国妇女来广州夷馆居住等等。4、对“闭关自守”政策的评价:(1)一种民族自卫政策;(2)作茧自缚、闭目塞听;(3)总的来看,弊大于利

中国近代史 轩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511 KB
  • 时间2019-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