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理性之光黎城一中李素燕本课任务:一、探访理性之光理解理性的含义二、理性之光闪耀1、理性之源:了解理性之光的背景。2、理性之花:掌握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3、理性之光:了解理性之光的性质和意义。一、探访理性之光1、什么是理性?2、理性之光指什么?具体含义是什么?3、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有什么关系?人的思考与判断,而不是神的旨意。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用理性启迪开导人们反封建意识的思想解放运动。起源于英国,在法国达到高潮。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材料二:18世纪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的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的天主教会的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三: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材料四: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于是出现了启蒙运动。1、理性之源:二、理性之光闪耀阅读材料思考: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根本原因)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政治: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理性之源:二、理性之光闪耀2、理性之花:(1)、阅读教材55页第4、5段,分析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思想,哪些国家实践了他的理论?(2)、阅读教材56页第2段,谈谈你对伏尔泰思想的理解。(3)、阅读教材56页最后一段,谈谈你对卢梭思想的理解。(4)、阅读教材57页第一、二、三段,谈谈你对康德思想的理解。行政(君主)司法(法院)立法(议会)人权:自由阅读教材55页第4、5段,分析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哪些国家实践了他的理论?实践:美国的《1787年宪法》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保障: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君主立宪制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自由、平等、民主保障:反对等级特权实行开明君主制(君主立宪制)阅读教材56页第2段,谈谈你对伏尔泰思想的理解人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地位: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社会契约阅读教材56页最后一段,谈谈你对卢梭思想的理解人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特权阶级统治保障:人民主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民主共和国特点:是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人非工具、以人为本人权:人非工具保障:以人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影响: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阅读教材57页第一、二、三段,谈谈你对康德思想的理解。
理性之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