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便秘诊治之我见.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丁克1,尹淑慧2,窦学俊2(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21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从便秘的概念、诊断、治疗阐述了中西医对其的不同认识及各自的特长。同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了目前便秘治疗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关键词]便秘;诊治;理论探讨[中图分类号]R25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358X(2002)0220067203 便秘的发病率较高,据报道,在美国以便秘为主诉就诊的患者就已超过250万,还有很多人服用轻泻剂,新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各类便秘的发病率已达1417%[1]。国内因采用方法不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差较大,1999年西安、2000年广州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人群发病率分别为9118%[2]和3%[3]。如此高的发病率已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中医学治疗便秘有悠久的历史,笔者从临床实践及有关报道来看,中医治疗便秘的有些观点有待更新,现就以下问题予以探讨。1 概念中医学认为,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强调由于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分被吸收,而致粪质干燥坚硬排出困难。现代医学所谓便秘不单指大便干燥,而是指排便过程中不顺利的状态,或排便时伴有特殊的症状。1999年5月修订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认为便秘包括三组症候群:①排便次数减少;②排便困难症候群,如: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完全感、便后下坠感以及由此所致的排便时间延长等;③大便性状改变,如变硬、变细、量少等[4]。从以上中西医对便秘的认识来看,都强调了便秘不是一个单独的病,而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个症状,而这个症状的含义是较为广泛的。中医偏重于粪便性状上的干硬,西医侧重于排便过程中患者的表现,但和国际标准相比,都尚缺乏客观化的指标。我们认为,在便秘的病程或病情上还要予以重视。偶然发生的一二次便秘同时没有并发症状,在诊治上没有很大意义;患者便秘持续1周以上,继而出现了伴发症状,如腹胀、腹痛、下坠、烦躁等,或者便秘经常复发,每月或每年一个特定季节持续发作,都具有临床治疗价值。也有国外学者认为,慢性便秘病史至少2年或从幼年时就发病。鉴于便秘具有如此复杂的含义,临床上要非常重视以下几点:①患者的主诉;②伴发症状;③每周排便次数;④每日排便时间(晨起、早餐后、其他时间),每次排便用时多少分钟,每日排便次数,大便的量及性状;⑤排便的姿式(蹲位、半蹲位、马桶);⑥排便时手法帮助的途径,如是从肛门抠便还是从阴道内顶压直肠;⑦应用泻剂的种类、持续用药的时间和用量情况。2 分型与诊断方法中医学对便秘的分型尚不统一,从文献报道来看有许多种,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六版)便秘分二型:实秘(脾胃积热、阴寒积滞、气机郁滞);虚秘(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诊断方法上重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要求详辨排便周期、粪质、舌质、舌苔、脉象及伴随症状,从而做出准确的辨证分型。西医对便秘的分类方法较多,首要的是根据病因分为继发性便秘和原发性便秘。继发性便秘是指药物性、内分泌及代谢异常、外伤、先天性疾患等所致的便秘。原发性便秘又称特发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或功能性便秘。原发性便秘病因不明,临床上主要分为三型:①结肠型,又称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多是由于结肠平滑肌弛缓,动力减弱或少数为持续痉挛而致;②直肠

便秘诊治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