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闽台客家人.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闽台客家人的渊源关系09对外黄菁璇0台湾与福建之间,自古以来地脉就是相连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发生海浸,才使台湾和福建形成如今一水之隔的海峡。两岸联系的历史,以地缘论则数万年,以血缘论则数百年。台湾与福建客家人同气连枝,声息相通,“共祖同根”、“血浓于水”。两岸客家人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是同一种族的渊源与流派关系。从历史上看,台湾客家人的“根”在大陆,福建是他们渡台的出发点和祖居地。闽台客家人不论血缘、亲缘、文缘、地缘、神缘和物缘关系都密不可分。客家民系,源于中原汉人的南迁。是以中原南迁汉人为主体,同化、融合了一部分百越民族之后而形成的汉族群体。古中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当时北方异族入侵及国内群雄争霸,封建割据,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战乱频繁,政局不稳等诸多因素,使得中原汉人人心惶恐不安。大约从西晋末年(公元4世纪)的“永嘉之乱”始,部分中原人在饱受战乱、灾害之苦后,迫于无奈,最终他们选择了极为痛苦的,依依不舍地逃离世世代代养育自己的河洛祖地中原故土,携家带眷,举族举村成群向南迁徙。建武年间,晋元帝司马睿率民“衣冠南渡”,以避战乱。东晋时期,烽火四起,汉族民众先后继续向南迁徙。长达一百多年的中原战乱,使“京洛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规模中原人民南迁。这次移民运动被称为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迁徙。他们大批迁至长江中下游沿岸各地,少数进入赣南的东北地区和闽西的北部地区。唐中叶“安史之乱”前后共历8年,战祸几乎遍及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致使北方人民又遭受一场空前浩劫,中原人民再次大规模南迁。唐末,唐王朝更加日益衰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激起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特别是黄巢起义战火燃及十数省区,长达10年之久。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后,“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类”,“尤恨官吏,得者皆杀之”,以致“天街踏遍公卿骨”。起义军所到之处,“衣冠旧族,多流落闾阎间,没而不振”,或“爵命中绝,而世系无所考”。黄巢起义军予地主阶级的各阶层和集团的沉重打击,使一些侥幸漏网的官僚、地主及其后裔胆战心惊,甚至直到宋代仍心有余悸。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再次大规模南迁。这次移民运动延至五代十国时期。这次移民,总的流向是由中原和长江中下游沿岸起程,涌入赣南宁都、石城和闽西宁化、清流、明溪、长汀等两省连接地区,少数迁入闽、粤、赣其他客家地区。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统一了中国。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并没有缓和,北方仍然战争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社会仍然十分纷乱。加上统治者对人民施加残酷压榨,使得人民继续不断逃亡、迁徙。而赣闽连结地区社会则相对比较安定,经济较有发展,因而,中原流人继续往这一地区涌入。自唐中叶至北宋的移民运动,被称为客家先民第二次大迁徙。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些南迁的流人一到石壁,就把这里视为“世外桃源”而定居下来,生息繁衍,有的传几代,有的传到几十代。“靖康之变”,1126年,金兵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4月,俘徽宗、钦宗和宗室、妃后等数千人,京都被劫掠一空,北宋灭亡。几次接连的军事,政治动乱,造成中原流人再次迁徙。这次移民被称为客家先民第三次迁徙。迁徙地点,仍是进入赣闽连结地区,特别多客家先民涌入宁化石壁避难。1234年,元灭金,并吞中原。随后元兵南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正

闽台客家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2-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