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延长组地层划分方法.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准确划分直罗组、延安组地层的基础上;利用现场随钻录井资料与邻井资料对比,依靠岩性组合初步确定延长组的顶部层位;然后在下一步钻探过程中,加强地质观察,争取找准延长组的各个标志层;并不断对初步确认的上部地层进行校对,同时预测油层位置,为准确卡取油层做准备。、K2、K3、K9标志层及辅助标志层K4、K5、K6、K7、K8。是小层对比划分的重要依据,在有些地区,进入延长组,顶部地层一般为长4+5,局部地区仅存长3部分地层,K7、K8、K9标志层在本地区也不存在,所以本章对K7、K8、K9标志层不再赘述。现将其它标志层岩性、电性特征及所处位置叙述如下:①K6标志层:位于长4+5顶部,是长3与长4+5地层的分界线,为控制长3底界划分的主要标志。电性特征:尖刀状低电阻、低感应、高声波时差、高伽玛值、大井径等特点。其下声波时差和自然伽玛曲线形态呈似锯齿状,锯齿段厚6~7米。岩性特征:为薄层黑色泥岩(或凝灰质泥岩),其下也有薄层泥岩间断出现。②K5标志层:位于长4+5地层中部,是准确控制长4+5中部及长6顶部之重要标志,其顶为长4+51、长4+52的分界。虽然在现场录井中,没有必要对于长4+5这样过细的划分,但该标志层对其它层段的划分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电性特征:尖刀状低电阻、低感应、高声波时差、高伽玛值、大井径等特点。与K6标志层很类似,其下泥岩段声波时差和自然伽玛曲线形态组成锯齿状,特征显著,分布稳定。岩性特征:为薄层黑色泥岩,常会连续出现数层薄层泥岩,但只有最上面一层表现为大井径,其余井径不明显。③K4标志层:位于长6地层顶部,其顶为长4+5与长6地层的分界线。上距K5标志层约45米左右,下距K3标志层约80米左右,是控制长6小层的重要标志层。电性特征:、高值尖峰状声波时差、自然伽玛值较高,有时具双峰呈燕尾状,感应与井径曲线特征不明显,井径一般略偏大。岩性:一般为黑色碳质泥岩,厚1米左右。在有些地区横向分布不十分稳定。④K3标志层:位于长6层中下部,其顶为长62与长61之分界。距长7顶(K2)60~70米,是控制长6下部地层的重要标志层。电性特征:低电阻、特低感应、尖刀状高声波时差、大井径、高伽玛值,感应与声速曲线形态相对应,极易辨认。岩性特征:灰黄色凝灰质泥岩、碳质泥岩(页岩)。厚1米左右。⑤K2标志层:位于长7顶部,其顶为长6与长7之分界。电性特征:低电阻、特低感应、高声波时差、高伽玛值、大井径。岩性特征:棕灰色、微带黄色的凝灰质泥岩、碳质泥岩(或页岩)。厚1米左右,一般横向分布十分稳定,可做为下伏地层对比和预测油气层出现的主要标志层之一。K1标志层:位于长7中部,厚4~5米。电性特征:表现为高声波时差、高伽玛、中低电阻率。岩性特征:为褐灰、暗灰色凝灰质泥岩。—长7油页岩标志层位于长7底部,为油页岩(俗称“张家滩页岩”)标志层,厚度不等,薄的仅2~3米,厚的达10~30米;该标志层在本井区内分布十分稳定,其底界是长7和长8地层的分界线。电性特征:具有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电阻、高伽玛、高声波时差,自然电位负异常;与上下地层区分明显。岩性特征:为黑色、黑褐色油页岩。有些地区为黑色泥岩、碳质泥岩。在“张家滩页岩”底部常发育一层厚约1~3米的凝灰岩。该标志层是利用

延长组地层划分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193 KB
  • 时间2019-02-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