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道路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维修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城市道路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及其附属桥梁。第三条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市城市道路管理工作。市交通路政部门具体负责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及其附属桥梁的建设、养护维修的监督管理,并指导区、县城市道路管理工作;区、县交通路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及其附属桥梁的建设、养护维修的监督管理。规划、发展改革、建设、市政管理、园林、水务、公安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法负责城市道路相关的管理工作。第四条本市城市道路管理实行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与养护并重的原则。第五条本市鼓励城市道路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城市道路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第六条保护城市道路,人人有责。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危害城市道路安全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报告。对保护城市道路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交通路政部门应当予以表彰。第二章规划建设第七条市规划、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本市城市道路网规划。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市城市道路网规划,组织编制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报市发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门综合平衡后实施。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应当在上一年年底前编制完成。第八条新建城市道路的地下管线,应当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并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有条件的,应当同步建设共用管廊。市政行政管理部门综合协调编制的地下管线年度建设计划,应当与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衔接。第九条承担城市道路建设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具有与承担任务相适应的资质,遵守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第十条城市道路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并办理备案手续。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交付交通路政部门组织养护维修,并移交相应的竣工资料。附设于城市道路的地下管线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本市有关规定,依法向有关部门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资料,并提供地下管线信息数据。第十一条新建城市道路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相交或者新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城市道路相交的,应当建设立体交叉设施,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现有平面交叉铁路道口,应当逐步改建为立体交叉。改建费用的承担由铁路部门和城市道路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协商确定。第三章养护维修第十二条养护维修责任人应当保证城市道路完好。使用政府投资资金建设的城市道路,应当采取招标等竞争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能力的专业养护维修单位作为养护维修责任人进行养护维修。使用非政府投资资金建设的城市道路,养护维修责任由投资建设单位承担,但投资建设单位与专业养护维修单位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交由专业养护维修单位养护维修的,应当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第十三条城市道路使用政府资金养护维修的,由交通路政部门依照职责按照城市道路等级、数量、状况及养护维修定额编制年度养护维修计划,所需养护维修费用纳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第十四条养护维修责任人应当建立巡查和检测评估制度,并及时按照养护维修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城市道
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