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分类划分阈值的决定_2040建筑物防雷分类划分阈值的决定《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相关条款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相关条款建筑物类别划分阈值类别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N>/a≤N≤、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N>/a≤N≤?依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可承受的最大损坏风险风险的定义选择防雷装置的目的,在于将需要防直击雷的建筑物的年损坏风险R值减小到小于或等于可接受的最大损坏风险RT值(即R≤RT)。GB50057-2010中将风险R定义为:需要防雷的建筑物每年可能遭雷击而损坏的概率规范计算时取年允许风险RT为10-5,每年十万分之一的损坏概率,即遭十万次雷击允许损坏一次(这个内容很难理解)。IEC62305-2中风险R的定义:因雷击造成的年平均可能损失量(人和物)与需保护对象(人和物)的总价值之比值。比较两定义,IEC的定义内容是合理的,GB50057-2010在引用时有错误R不是概率,而是一个损失的相对量(即损失率)的概念风险的计算式GB50057-2010给出:基于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和防雷装置或建筑物遭雷击一次发生损坏的综合概率(P),对于时间周期t=1年,在NPt<<1的条件下(所有真实情况都满足这一条件),下面的关系式是适用的:即R=NPIEC62305-2规定:风险R=N×P×LN——建筑物的年平均雷击次数P——一次有影响的雷击导致损害的概率L——一次损害造成的损失的平均相对量(即损失率)等价无穷小风险的计算式对比规范的内容,两公式中的P表达了同一个概念(即建筑物遭一次雷击发生损坏的概率),而GB50057-2010的引用中N、P两变量相乘的结果是个概率,而并不是损失率,与R本身的意义(因雷击造成的年平均可能损失量与需保护对象的总价值之比值)不相符;此外,由于划分防雷类别是按照建筑物无防雷装置来考虑的,根据IEC62305-2附录B中关于P的估算,无防雷装置的情况下,其损害概率P均取为1,实际的情况即便不是绝对的,但也无法使NPt的乘积结果远小于1;因此,由以上分析可以得,GB50057-2010在引用R的计算式时有误,并且根据IEC62305-2附录C关于损失率L的估算,N、P、L三个参量的乘积能满足远小于1的条件。概率P的计算建筑物遭雷击一次发生损坏的综合概率P:式中:Pi——防雷装置截收雷击的概率,或防雷装置的截收效率(也用Ei表示),其值与接闪器的布置有关;Pf——闪电穿过防雷装置击到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的概率,即防雷装置截收雷击失败的概率,等于(1-Pi)或(1-Ei);Pid——防雷装置截收雷击后所选用的尺寸和规格保护失败而发生损坏的概率;Pfd——防雷装置没有截到雷击而发生损坏的概率。概率P的计算一次雷击后可能同时在不同地点发生n处损坏,每处损坏的分概率为Pk,这些分概率是并联组成的,因此,一次雷击的总概率为:分损坏概率包括这样一些时间,如爆炸、火灾、生命触电、机械性损坏、敏感电子或电气设备损坏或受到干扰等。在确定分损坏概率时,应考虑到同时发生两类事件:引发损坏的事件(如金属烙化、导体炽热、侧向跳击、不容许的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等);被损坏物体的出现(即人、可燃物、爆炸性混合物等的存在)。两类事件同时发生才会造成损坏概率P的计算两类事件同时发生才会导致损坏事件的发生:损坏发生的概率=出现引发损坏的事件的概率,直接或间接与闪击参量的分布概率有关,在设计防雷装置和选用其规格尺寸时是依据闪击参量的。在引发事件的地方出现可能被损坏的周围物体的概率,取决于建筑物的特点、存放物和用途。引发损坏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引发事件的地方出现可能被损坏物体的概率×
建筑物防雷分类划分阈值的决定 204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