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pdf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本文由:宝星棋牌
把不同的段落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篇章,段落之间语意要连贯,要做到语意连贯,可以
使用一些衔接或过渡的方法。
衔接是利用一定的词语或相应的句式巧妙连接常常用在意思联系比较紧密的段与段之
间,使篇章前后连贯,脉络分明。主要有意合和关联两种。
意合,就是相邻的段与段之间靠一定的语义关系自然组合。例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
墓前的讲话》前两段:
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但已经是永远
的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后形成的空白,不旧就会使人感觉得到。
前一段写马克思的去世,后一段写他去世造成的损失,两段语意自然衔接,用的就是意合。
关联,就是相邻的段与段之间用一定的语言材料衔接起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关联方
式:
一种是在段与段之间用表示次序(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时间或空间的词语
链接。例如夏衍的《包身工》,每写一段包身工的生活,开头先交代时间:“旧历四月中旬,
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亮......”,“四点半之后,当晨光初显的时候......”,“五点钟,上工的
汽笛声响了......”。这样,时间线索时隐时现,思路十分清晰。此外,在分析包身工制度发
展的原因时,还用表示顺序的“第一”“第二”“第三”等,衔接的非常好。这样的衔接在
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规章类应用文或科技文中用的比较多。
一种是在段与段之间用表示顺接(如“于是”、“所以”、“因为”等)或反接(如“然
而”、“但是”、“可是”等)的关联词语来连接。例如鲁迅的《祝福》,前两段写回到鲁镇的
情形,段尾说:“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第三段紧跟着说:“况且,一想到昨天遇
到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这是用“况且”表示两段的递进关系。关联词的使用,
使得段与段之间衔接自然、紧密。
一种是利用某些意思有联系的词语连接,包括同一词语、同义词语、反义词语等。如
鲁迅的《祝福》,祥林嫂问“我”死后一家人能否见面时,“我”在那一段的结尾处说:“其
实,究竟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然后顺着这句话用一段说明自己当时的心理,中间又
说:“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下一段接着又说:“‘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
三段用相同的话语前后关联,使得文章思路不断,连贯自然。
还有一种是利用意思有联系的句子相衔接,如同一句式、同义句式、相近的句式或反
义句式等。诗歌常常采用这种衔接方法。例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其中四段都用
“我们对着......喊:周总理——”开头,不仅使篇章层次清晰,意思表达连续不断,而且衔
接的非常紧密。

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