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皮肤生理知识第一节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位于人体的表面,是人体和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其重量约占人体重量的15%,皮肤表面柔软光滑,但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其表面是由许许多多隆起的皮丘和凹陷的皮沟组成的。还有许多凹下去的小孔,即汗孔,及长毛的开口即毛囊口,毛囊口内长有毫毛。皮肤的结构极其复杂,含有大量的细胞,错综复杂的血管、神经网、以及毛发、皮脂腺、汗腺、爪甲等附属器,有人做了有关的数字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皮肤构造的复杂程度。每1平方英寸()皮肤含有:65根毛发、95~100条皮脂腺、650条汗腺、950万个细胞、17米的血管、70米的神经、19500个位于神经纤维末梢的知觉细胞、78个热知觉器官、13冷知觉器官、1300条痛觉神经末梢、160~165个压力感觉器官。~4毫米,其中以眼睑上的皮肤为最薄,以手掌、脚掌的皮肤为最厚。由于皮肤分布的部位不同,不但有薄有厚,而且有软有硬,颜色有深有浅;因性别的不同,女性和男性的皮肤细腻、柔嫩程度也不一样。另外,皮肤的状况还与年龄、种族、地区、季节、职业及患某种疾病等都有关系。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内没有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表皮内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它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真皮和皮下组织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表皮与真皮之间以波浪结构联结。真皮伸入表皮中的部分称真皮乳头。此外,皮肤中还含有一些附属器,它们是皮脂腺、汗腺、毛发、爪甲等。一、表皮表皮是最外层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2毫米。表皮内无血管,但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角觉、痛觉、压力觉、温觉、冷觉等感受。表皮由外向内分可为5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表皮的各层实际是由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的。基底层的基底细胞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逐渐向皮肤表层推移,变成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的方式脱落。从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最后变成皮悄脱落大约需要28天。,也就是表皮细胞的表面,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对人体起保护作用。皮肤表面的角化细胞到一定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会有新形成的角化细胞来补充。经常受磨擦部位皮肤的角质层比较厚,如手掌、足底等处。眼睑部的角质层最薄,皮肤比较娇嫩。角质层的厚薄对人的肤色和皮肤的吸收能力有一定影响。角质层过厚,会使皮肤看上去发黄,而且缺乏光泽。皮肤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角质层越厚,皮肤吸收能力越差。在做皮肤护理时,利用磨砂、去死皮等手段,将过厚的角质细胞去除,能使皮肤细嫩而富有光泽,同时也提高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达到理想的护肤效果。但是,眼睑部角质层很薄,不能做人工脱屑,以免损伤皮肤,按摩时力量也要轻,避免拉松皮肤。,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此层可防止体内、体外的水、电解质透过,起到保护作用。,由2~4层菱形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几乎接近死亡,正要蜕变成角化细胞。细胞内含有细小颗粒状物,有折射光线作
皮肤生理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