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本讲内容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自然观*古诗欣赏凭栏人·寄征衣(元)姚燧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古诗里的逻辑:二难推理如果给丈夫寄去衣服,怕他收到衣服后不回来;如果不给丈夫寄去衣服,又担心他会挨冻受寒;或者寄或者不寄————————————————————————总之,都是叫人为难*另一个列子春秋时,郑励公和雍纠合谋要除掉在郑国专权的祭足,决定第二天动手。由于祭足是雍纠的岳父,雍纠回到家时不免神色不安,被她妻子祭氏察觉,再三追问下,雍纠吐出了实情。这时的祭氏就面临着一个二难推理:如果去告发,则丈夫活不成;如果不去告发,则父亲活不成;或者告发,或者不告发;————————————————————总之,或者丈夫活不成,或者父亲活不成*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生存悖论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必然要消费自然。一旦对自然或环境进行了消费,就一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要想不对环境造成破坏,人就不能消费自然,但不消费自然,人就无法生存。于是,整个人类就面临着如下的二难推理:如果消费自然,必然对环境造成破坏,危及人的生存;如果不消费自然,则又无法获得生活资料,同样危及人的生存;人类或者消费自然,或者不消费自然;——————————————————————总之,人类难以生存。*全球性“生态危机”,1830年10亿,1930年20亿,1960年30亿,1974年40亿,1987年50亿,1999年60亿。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短缺土壤过分流失与土地的沙漠化扩大,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矿物资源也处在衰退之中。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对“生态危机”的反思针对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们进行了多元的分析和思考。其中,对环境问题的人文反思是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许多学者认为,造成环境问题的诸多因素中,观念的因素是最深层次的原因。什么是造成环境问题的观念的原因呢?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它就是自古以来就已形成的一种传统观念——人类中心主义。*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指在地球上,人类是万物的主宰者,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围绕人类而存在的,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离开了人,一切都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类中心主义分为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古代人类中心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普罗泰戈拉植物的存在是为了给动物提供食物,动物的存在则是为了给人类提供食物,由于大自然不可能毫无目的地创造任何事物,因此,所有的动植物肯定都是大自然为了人类而创造的。——亚里士多德理性是人的本质,理性使人高于其他存在物,将自己和其他存在物区别开来。理性本身就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动植物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康德
第三讲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生态自然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