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木心: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木心: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陈丹青壹木心,本名孙璞,笔名木心。1927年,他出生于浙江乌镇。孙家乃望族,既是书香门第,也是工商世家。木心小时候,家里佣人清洁厅堂,换下案上宋瓷,摆上明代官窑。木心母亲见了,赶紧轻声呵斥:“明代东西都拿出来了,快收回去。”家境之殷实富裕,由此可见一斑。▲木心一家(最小者为木心)木心父母有很深的文化修养。从小就教木心习读诗词歌赋。木心因此爱上了书爱上了文艺。1937年末,乌镇沦陷。名门望族当时唯一能做的抵抗,就是不上日本宪兵管控的学校。外面战火纷飞,时事移转,屋内书桌不乱,挑灯夜读。看完家中书,木心又盯上了茅盾。木心和茅盾是远亲,孙家和茅盾住在一条街上。茅盾家,有一屋子欧美文学经典。木心便常常去茅盾家借书看,发现书有破损,还会精心修补好,所以茅盾很高兴木心来家中借书。“我如饥似渴,得了文学胃炎症。”▲木心母亲一次家宴上,亲戚长辈闲谈。说到茅盾父亲死后,他母亲提笔做挽联。有人说难得,有人说普通,当有人说章太炎夫人汤国梨诗写得好时,12岁的木心脱口插了一句:“写诗么,至少要像杜甫那样才好说写诗。”亲戚长辈们闻之一惊。“我少年时,江浙书香门第都已败落,而富裕人家多数是醉生梦死,少数热血青年则投奔革命,吴文化失去气候。我的自救,全靠读书,十三四岁时我已将《文学大纲》通读了几遍。”▲木心(后排右二)14岁那年,木心写了第一首白话诗:“时间是铅笔,在我心版上写许多字。时间是橡皮,把字揩去了。那拿铅笔又拿橡皮的手是谁的手?谁的手。”从此他枕边就放着铅笔,天天写。渐渐积多了,便投去报刊上发表。有次寄出稿件后,木心卜了一签:小鸟欲高飞,虽飞亦不远,非关气力微,毛羽未丰满。“好厉害!上帝在挖苦我。”从此,木心便不再投稿而更加潜心读书。贰家中本来的意愿,是想木心从商从政,但木心毫无兴趣,他想成为一名画家。抗战结束后,他遂考了上海美专,跟着刘海粟先生学习油画。但没过多久,他又转到杭州国立艺专,追随林风眠先生研习中西绘画。“觉得我的美学理念更接近林风眠先生。”1947年,木心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上街头发传单,并制作反战宣传画,因此而被开除学籍,并遭到国民党通缉。迫不得已,木心只好避祸于台湾。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他才返回大陆。▲木心画作1950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教师。“待遇相当不错,免费住的房间很大,后门一开就是游泳池,学生也爱戴我。”但是没多久,木心就辞职了。23岁的他,做出了一个坚定选择——我要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辞职后,木心带着书、画笔上了莫干山,开始专心读书,专心写文,专心作画。▲木心画作窗外一白即起,入夜数烛才眠。一个富家子弟就这样抛下温柔繁华,跑到莫干山上做了一个苦行僧,山上寒风刺骨,景致荒凉。谁也不知木心是如何耐住寂寞的,只知他在书桌上贴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意思是:我甘愿被艺术占有。随后几年,因为种种原因,孙家家业一天天走向“穷途末路”,1956年,为了生计,木心只好下山。六年隐居生活,他写下若干短中篇,积攒下十来本厚厚的文学手稿。下山后,木心先是重返母校教书,后进入上海工艺美术制品厂做了设计师。“可以一边画画,一边写作。”然而,他的厄运从此开始。1957到1978年期间,他数度入狱。他被关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文革期间,陈伯达在会上嘲笑海涅。木心实在气愤,就嚷嚷:他也配对海涅乱叫。就这一句话,他被关进了漏雨积水的防空洞,半年后转移到监牢时,关他的人想:“这小子该是爬着出来了吧。”可他坐着,腰坚挺,裤子还有笔直的缝。坐牢期间,让他写检查,他倒好,将写检查的纸张偷偷省下来,写满了他的小说和散文。66张纸,每一张都两面写尽,米粒大小,密密麻麻,足有65万字。墨水快用光时,他故意“不慎”打翻。看守凶巴巴地又装了一瓶来:“老老实实写,不深刻休想过关!”他将手稿缝进棉裤,托朋友偷偷带出监狱。直到1991年,友人才将手稿交给木心。可惜纸张被光阴侵蚀,字迹模糊不清,木心耐心辨认,也只录出三五篇短文。在狱中,不光为文,木心还作曲。他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在暗夜里无声弹奏莫扎特和肖邦。“白天我是一个奴隶,晚上我是一个王子。”▲狱中手稿坐牢期间,受尽折磨,断了两指。但木心笑着,永远一副骄傲的派头。在他写下的65万字手稿里,没有含血愤天,没有涕泪控诉,有的只是对美学和哲学的思考,即便出狱后,得知母亲去世,悲痛之后,也只是一句感慨:“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多年后,梁文道看到木心50岁照片时,啧啧惊叹:“你不觉得这个人像坐过牢似的,从文革中结束改造回来的很多作家,难免身子会往前驼下去,有点曲髅,难免神情

木心: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