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怎样通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潜力和动力。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有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通过问题激趣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和情境教学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有趣的问题将使学生受到强烈的刺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和积极参与。如在教学“一亿有多大”的时候,首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亿张纸的厚度,学生的说法不一,10米、20米等,这时教师不做评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合作做实验,同学们争先恐后积极参与,数的数,量地量,记得记。在各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找到了答案,一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一万米高。有趣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迫切的愿望去探究,学生在猜想、实验、计算和对照的过程中轻松的掌握了知识。实践证明,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二、通过故事激趣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就把枯燥的计算编进故事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法”时,我便把这个内容编入故事:
“一位非常有钱的人,请了一名会计,几天下来,这位有钱人就变成穷人了,你想知道什么原因吗?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要他会计把钱拿走了,有的说做生意赔本了等。紧接着,我出示几组多位数的写法说是会计的记账,有的忘了添0,有的忘了写数字,让学生这样主动去发现问题,把读写数知识编入故事中,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三、通过探究激趣来丰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教学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真实生活情景,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七册中的数学广角”中“要烙三张饼,每次只能烙两张,每面三分钟,两面都要烙,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这个内容时,放手让学生讨论完成,做一做试验,在同学们的深入探究过程中他们能从多个方案中找出最佳答案。最后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要烙5张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而且使学生享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快乐,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生活。
四、通过操作激趣来巩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浅谈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